18-200mm雖然焦段比較長些,但那多出來的焦段,用到的機會實在很少,尤其那多出來的焦段,畫質真的不怎麼樣,但卻一直要負它的重.
16mm雖然只比18mm多出2mm焦距而已,但拍風景或多人團體照時,就會感覺它的妙處了.
焦段偶爾不夠長,可以裁切,焦段不夠短(廣角),又退無可退,只能乾鄧眼看著別人拍囉!
建議再補一顆Sigma 8-16mm超廣角備用.
從APS到全幅,我買的70-200mm(和70-210mm)一次也沒拍過,70-300mm(和100-300mm)只用來裝接寫環拍微距生態而已.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1) 看到許多人吹捧16-85,老實說,我也想試試....
2) 若不計較畫質,可以考慮18-200mm,除非是特殊特殊的需求,不然300mm以上的鏡頭不用帶出國
3) 手持功夫不錯話,建議不要買防手震的鏡頭
4) 真的想拍廣角,至少要有12mm 端的鏡頭
我出國時帶的機絲如下:
機身 富士 S5 Pro
鏡頭
1) Nikon 17-55/2.8
2) Nikon 80-400/4-5.6
3) Tokina 12-24/4
4) Fujinon 55/1.8
CF 16G*1 8G*1 2G*1
OTG 80G*1
Manfrotto 腳架
第1&4張是17-55;2&3是12-24
供您參考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