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Nikon 70-300 VR vs Sigma 70-300

pandamormo wrote:
看來有VR真的好用很...(恕刪)


看起來是手持拍攝測試
應不是上腳架測的

s 70-300是整個糊掉
似乎快門不夠

另外s 70-300
以二手僅五張小朋友的價格

加上有marco

多出來的十四張
夠買好的碳腳+雲台了

而這腳架不僅只可用在70-300鏡頭上

多出來的錢 真應該拿來好好運用才是

分析如下

n 70-300=> 70-300長焦段 + vr防手震 + 原廠鏡優點(二手價漂亮算是優點)

s 70-300=> 70-300長焦段 + 碳腳 + 雲台 + marco + 50mm 1.8(若買便宜的碳腳可多買一顆鏡)



老實說
很難抉擇啦
不過大家心裡都有答案了不是嗎?


另外加一個VR的分析
長焦段的運用中
最常用用來寫景 拍人 拍會場(演唱會、展覽)

VR只能防自己震,不適合拍正在移動的人群或燈光昏暗的現場
以上要用夠快的快門來凝結畫面
所以快門如果夠 基本上用S家還是N家
一樣都是一張清楚的照片

故對於喜歡寫影寫物拍靜物的攝家
可以用VR 70-300
或用S 70-300提高快門(提高ISO)

小弟很迷戀N18-200 雖然賣掉了
但是發色至今仍讓小弟念念不忘的好鏡(飽和度高,夠濃豔)
randyj wrote:
看起來是手持拍攝測試...(恕刪)


Q1:看起來是手持拍攝測試應不是上腳架測的
A1:因為要測VR所以是手持的,上腳架就試不到VR效果了^^

Q2:s 70-300是整個糊掉似乎快門不夠
A2:相同的條件都是快門 1/10s,這樣才有比較

Q3:另外s 70-300以二手僅五張小朋友的價格加上有marco
A3:是沒錯啦!但是marco不是全段的只有200-300mm

Q4:多出來的十四張夠買好的碳腳+雲台了而這腳架不僅只可用在70-300鏡頭上多出來的錢 真
應該拿來好好運用才是
A4:其實我同事剛好缺這焦段,試用了我的S70-300,也許他有他的感想才決定去買那支
N70-300 VR,他有說不是很多場合都可以架 腳架,或許有人會認為是藉口吧!!

Q5:VR只能防自己震,不適合拍正在移動的人群或燈光昏暗的現場以上要用夠快的快門來凝結畫
面所以快門如果夠 基本上用S家還是N家一樣都是一張清楚的照片
A5: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在跟他借來玩玩,比比看架腳架的拍攝效果,這篇在筆的純VR效過而已

以上或許可以幫想要買N家或是S家的做個參考
做你想做,學你想學,才會快樂^^

VR 雖然不是萬能, 但卻能帶來一定的方便及成功率...

相同的焦段70-300 , N家的VR 跟C家的IS. 價格上N家公司貨還算比C家的水貨或公司貨要來的漂亮許多.

相對於其他N家跟C家同焦段鏡比起來是比較夠意思的, N家的東西量少,過一陣子相信就會又比C家的價位來的.. ....

看到01的大大之前貼的放毒照, 望遠端的畫質似乎還比18-200VR 來的好.

11倍鏡跟 4倍鏡還真讓人難以決擇啊. .

有點想把18-200VR換成70-300VR中.. >"<



Nikon D3S, D200, N24-70 F2.8G, N105/f2.8VR, SB-800, http://ppt.cc/5Jmv
iamjerry wrote:
VR 雖然不是萬能,...(恕刪)

小弟認為有需要再換,不然換的後悔,得不嘗失。
做你想做,學你想學,才會快樂^^
知楓 wrote:
小弟認為有需要再換,...(恕刪)


因為自己拍照習慣,發現自己常用的焦段,在85mm以上的焦段其實都算少用,

而且這二天也"正式"入手了N 17-55, 所以相對的18-200VR對我來說,吸引力已經沒原本那麼大了, 且18-200VR原本已打算出脫給網友,結果在昨天反而被朋友的姐夫得知要出脫的消息,即當下攔截走了.....

至於 70-200 或是 70-300 這些焦段,其實使用的時機都是相對較少的, 但要用時,少了這一顆鏡頭難免覺得可惜... .

但如果價位及成像好的鏡頭, 或許值得先入手,也是不錯的選擇吧..

由於18-200出脫了, 手上的焦段僅剩 17-55, 最近跟朋友又借了, 85/1.4 及 Tokina 28-70 試玩, 相對的長焦段是目前手上較缺的,相對的就會把這支鏡頭列入考慮名單之內..




附上一張, 用70-300VR 300端VR開啟的測試亂照..
Nikon D3S, D200, N24-70 F2.8G, N105/f2.8VR, SB-800, http://ppt.cc/5Jmv
知楓 wrote:
Q1:看起來是手持拍攝測試應不是上腳架測的
A1:因為要測VR所以是手持的,上腳架就試不到VR效果了^^

Q2:s 70-300是整個糊掉似乎快門不夠
A2:相同的條件都是快門 1/10s,這樣才有比較

Q3:另外s 70-300以二手僅五張小朋友的價格加上有marco
A3:是沒錯啦!但是marco不是全段的只有200-300mm

Q4:多出來的十四張夠買好的碳腳+雲台了而這腳架不僅只可用在70-300鏡頭上多出來的錢 真
應該拿來好好運用才是
A4:其實我同事剛好缺這焦段,試用了我的S70-300,也許他有他的感想才決定去買那支
N70-300 VR,他有說不是很多場合都可以架 腳架,或許有人會認為是藉口吧!!

Q5:VR只能防自己震,不適合拍正在移動的人群或燈光昏暗的現場以上要用夠快的快門來凝結畫
面所以快門如果夠 基本上用S家還是N家一樣都是一張清楚的照片
A5: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在跟他借來玩玩,比比看架腳架的拍攝效果,這篇在筆的純VR效過而已...(恕刪)


謝謝樓主大大測試
但是小弟是被兩個同事挖來看這篇文章的
同事說n 70-300 vr 畫質比 s 70-300好
故才有s70-300沒上腳架才會畫質差的主觀想法
其實也不是針對開版的大大

但是小弟有個同事用了18-200七個月
卻因為被VR寵壞攝影觀念偏差
拍照至今仍不會去注意安全快門
小弟一直認為新手要學的,應是從快門優先學起
先了解各焦段,至少要多少快門才能拍出清楚的影像
並了解自己手持在各焦段的最高限度是多少
再來學習各種光影及構圖
先有清楚的影像是最重要

VR是新科技的產品,東西小弟也很認同
但是過去攝影幾十年來
許多不能用腳架的場合
也有各種拍法,卻不能以 "防手震科技" 來取代這些技巧
300mm算長焦段了,尤以上了APS片幅後再乘上倍率
可說是半隻打鳥鏡了,一般室內應也無需要這麼長的焦段
就算有,也幾乎都可以上腳架,故小弟定位此焦段"泛用"於室外

對了sigma該鏡應該是全焦段MARCO
若硬要說只有200至300才有,那至少也是MARCO
例如使用某鏡要有1比1的放大倍率,要到30公分近拍才有
卻不能以該30公分才有1:1放大率來回,因為該鏡就是有1:1的實力


結語:
在此還是感謝許多先進的意見
VR是個很方便的工具
卻不能拿來取代應有的攝影技巧及觀念
也因為是方便的新技術
不少人一頭熱栽進去搶購
而想買了我
只能等退點燒,再拿來試了
VR: 小弟只玩過黑五 及 18-200
下次借70-300來玩吧
randyj wrote:
謝謝樓主大大測試但是......

對了sigma該鏡應該是全焦段MARCO
若硬要說只有200至300才有,那至少也是MARCO
例如使用某鏡要有1比1的放大倍率,要到30公分近拍才有
卻不能以該30公分才有1:1放大率來回,因為該鏡就是有1:1的實力

....(恕刪)


發文者並沒有硬要說只有200至300才有MACRO,因為原本就是這樣。

要改機改鏡頭,那是個人的事,與原鏡頭規格無關。
因為能改的鏡頭不只這一支,原本就應以原廠規格所言為主。

這支SIGMA MACRO鏡,最大倍率是1:2。

botanee wrote:
發文者並沒有硬要說只有200至300才有MACRO,因為原本就是這樣。

要改機改鏡頭,那是個人的事,與原鏡頭規格無關。
因為能改的鏡頭不只這一支,原本就應以原廠規格所言為主。

這支SIGMA MACRO鏡,最大倍率是1:2。...(恕刪)



所以我的回文內容是寫"舉例"

另外該sigma不用改就可以全焦段marco
應該是不少人知道
爬文也找得到

其實沒有特別的筆戰意味啦
也許是我回話直了點
還請各位大大見諒

n 70-300 vr是好鏡
有機會會去試
但是以目前價格不知道有沒有議價空間
或有人二手出脫再看看吧

長焦段目前小弟還是以小黑三為主
但是還會想用加倍鏡以延伸其焦段
畫質也不致太差
但輕便性就大輸了
randyj wrote:
所以我的回文內容是寫...(恕刪)


sigma不用改就可以全焦段marco
應該是不少人知道
爬文也找得到

抱歉,我找不到不需改就能全焦段的作法。
爬文都是需要改的。
請直接給個連結比較快。


我也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讓NIKKOR 24-85 F2.8-4 macro鏡變成全焦段。
那所有鏡頭都是全焦段微距了嗎?但那已經不是出廠的規格。
我再重申,不管是暴力扭轉或剪鐵片都是改機行為。


討論什,就請舉什。
我說此鏡最大倍率1:2,是因為整篇文都沒提到,說明而已,並沒有說妳舉例錯誤。

也不用說到"筆戰"這字眼。
事情的討論可以讓事實更清楚,讓更多人瞭解而受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