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l Zeiss Distagon T* 15 mm f/2.8 vs. Nikon 14-24mm f/2.8 vs. Samyang 14mm f/2.8


壓力鍋 wrote:
視各人的需求啦!若以...(恕刪)


看完我也覺得N這一顆"變焦"自動鏡,表現可圈可點~小缺點無法上保護鏡
整體解析度高、變形抑制優秀~可惜是N家,我太想要這一顆了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是一個不是很公平...(恕刪)


感謝分享!
期待D15跟N14-24評測很久了...
看完比較後,以目前D15的定價,
題材設定在風景,
看來還是ZF21+N14-42組合C/P比較高 ^^
我怎麼看都是尼康這支鏡頭比較利啊!!
這幾隻都是很優秀的超廣角了,各家的測試結果也不一樣,比較100%的裁切圖就當參考用
底下是 The-Digital-Picture.com的解像力測試

ZE 15mm vs. N14-24 @15mm @f8
https://www.flickr.com/people/richard_lai/

rlai wrote:
這幾隻都是很優秀的超...(恕刪)

rlai 兄:

那個是從2010年開始加入NIKON系統鏡頭,可以參考Nikon的好消息!!

ISO 12233的測試紙大小有限,所以為了讓不同焦距鏡頭的放大率一致,短焦比較近,而長焦比較遠。
可以參考About ISO 12233 Chart Data and Sample Images


1.8D胜过1.4G 尼康4款50mm镜头对比评测

50/1.8G VS. 50/1.8D實拍


這樣測試有幾個缺點
1.他是室內固定光源 固定近距離測試,和實際攝影3D空間會有所落差,有些鏡頭近距離不錯,但遠一些就表現沒那麼好。
2.通常只能看到幾個位置數據,但實際上畫面是一個連續3D=>2D影像。
3.拍攝為紙面,所以焦平面有點偏差就會有大幅影響,像場平整度也非都是一致,會隨著距離變化而變。

mark1008 wrote:
有沒有和R15/2....(恕刪)

mark1008 兄:

Super Elmarit-R 15 mm ASPH ?
太貴,也少人會拿來比較,也同樣無法前置濾鏡。
由於ZEISS的SLR鏡頭有專門K-9 MTF實測,而LEICA也同樣有專用MTF實測,所以可以大概推斷一些性能。



L
Z

L
Z

L
Z

L
Z

L
Z

大致上來說,ZEISS是數位時代設計超廣角鏡,修正一些數位時代使用問題,LEICA和ZEISS都有同樣場曲問題,但ZEISS看起來整體不管中央或邊緣,顯現在對比與解析都是比較高,特別是中央兩者都顯現極高對比解析,在變形部份ZEISS變形稍好一些,邊緣失光差不多。

jasonli wrote:
應該稱讚的是Niko...(恕刪)

N14-24這顆的確可以稱作銘鏡了,可惜的是這個畫質表現如果是16-35mm並可掛濾鏡的話就完美了
個人用不慣14-24mm,14mm太廣且變焦太窄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diffusionless wrote:
rlai 兄:那個是...(恕刪)


長知識了~
感謝整理這些資訊分享!
https://www.flickr.com/people/richard_lai/
請問Carl Zeiss Distagon T* 15 mm f/2.8上CPL或是原廠保護鏡,會有暗角嗎?

KeyChen wrote:
請問Carl Zei...(恕刪)


上Schneider的Digital+ UV沒有暗角,國內市面上現有的95mm CPL都會有暗角(包含蔡司原廠),需要後製處理,國內有人使用Heliopan的CPL就沒有暗角產生(B&H有販售),參考看看.
https://www.flickr.com/people/richard_lai/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