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sc wrote:
在D600的Kit鏡...(恕刪)
看完了大大的分享還是很難抉擇我的D600該裝哪隻鏡頭
AF-S 28-300mm f/3.5-4.5G ED VR或AF-S 24-120mm f/4G ED VRII
因為價錢都差不多但焦段差蠻多的
saton wrote:
大大用28-300m...(恕刪)
非常感謝您的意見和那麼多美圖的分享!
其實出遊我還是覺得28-300mm最方便好用,想入手24-70mm主要是在室內拍拍家人的活動,倒不是因為大一點點的光圈,而是希望有更好的畫質。但因為我幾乎都是側拍,沒有model乖乖給我拍,常常不是手振就是人振,坦白說經常連28-300mm的畫質都表現不出來了,遑論鏡皇。所以有時我在室內就用50mm/F1.4來拍,換得更快的快門,只是不如變焦鏡方便,才會想著要24-70mm。不過24-70mm既沒有VR,光圈又大不了多少,恐怕到時候手振人振得更厲害。
但玩攝影就是這樣,看了24-70mm的畫質會很想入手,看了您拍的那麼多美圖,又覺得心癢想買85mm/F1.8G,只是到最後恐怕還是很少有機會用得上啊!
不過看了樓主的文章,我想我還是不會買這顆鏡頭,甚至也認為這顆鏡頭未來的銷售量應該不會太熱賣,為什麼呢?
這顆鏡頭,相信很少人會拿來接在APS片幅上使用,畢竟廣角缺太大,若還要加個16-35等廣角變焦,就完全失去這個旅遊鏡一鏡走天下的用處了。
而目前的FF與APS價差仍是相當大,以D600來講,大家都知道根基於D7000,但光是目前的公司貨價差就大概有3萬5千以上,幾乎可以買一顆24-120水貨了。
即使是入門FF機身,仍是這麼的高貴(是跟下面APS比而不是跟中高階FF比),會花這筆錢買FF機身所為何來?當然是為了畫質跟附帶的(如淺景深、高ISO..等),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FF能提供比較好的畫質(姑且不論技術的高低)。
如果花了那麼多的錢,卻買了一個相對低階的鏡頭,導致拍出來的東西畫質可能還比不上用APS機身加上好鏡頭的畫質(我不是說樓主,您拍得很好!我純粹是說不同等級鏡頭所拍出來的畫質差異),那麼升級FF機身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我相信會買FF機身的人,就算買不起大三元或頂級定焦鏡頭(或不想買那麼貴、大、重的),至少也會以小三元或中階定焦為目標,所以除非是那種也可以讓APS使用者買單的雙用鏡頭,否則等級稍微低了一點的鏡頭(其實畫質也對得起它的價格,厲害的人也可以拍得像大三元一樣),在FF即將日漸普及的未來,個人覺得可能都會被打入冷宮。
所以這顆28-300,上有24-70、24-120,旁有24-85,只比24-120便宜大概5千,又比24-85貴了將近2萬,除非是真的很需要120-300這個焦段的使用者,而且又會頻繁的在28-300間切換「廣-遠-廣」焦段(若不頻繁的話,70-300或許可以備而不用),否則一般的FF的使用者,花了那麼多的錢買機身了,應當會對畫質有一定的要求,這個旅遊鏡應該不會很受歡迎。
在以往底片機的時代,旅遊鏡很受歡迎,因為那時低階的底片機,一台只要幾千元,很多使用者並不想花大錢買鏡頭,一萬多元的旅遊鏡可以一鏡走天下,當然好賣。後來的APS DSLR,因為也是有很多低階的機身,只要一萬多,剛入門的使用者也是一樣不會馬上花大錢買鏡頭,所以兩萬的旅遊鏡也是會好賣。但現在的FF DSLR機身,至少都要六萬多,使用者到底會想要花小錢買鏡頭而犧牲一些畫質,或者會覺得不應該虧負那麼高貴的機身而給她合適(甚至超過)的鏡頭呢?
wjm57718 wrote:
樓主把這顆鏡頭運用得...(恕刪)
您分析得的確很符合目前的狀況!這支鏡頭不是大多數人上全幅之後第一時間的首選,畫質不夠驚人、價格不算低、體積重量也不小。
就像您所說的,願意花六萬元買全幅的單眼相機,相對而言是對於攝影比較有熱情,對畫質要求也比較高的。所以幾乎第一優先的考慮是大三元,若財力重量負荷不了,退而求其次也會選小三元,再玩深一點就把定焦鏡一支一支買回來。
不過我之所以發表這篇文,就是因為要說明28-300mm的定位,28-300mm是旅遊鏡,它的意義和大小三元或定焦鏡完全不同,彼此的存在也不衝突。許多人也許要繞一了圈,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一支旅遊鏡。有大三元的人可以不必買小三元,收集定焦鏡的人也不一定需要大小三元。但有大小三元或定焦鏡的人,卻未必就不需要旅遊鏡。
事實上我也還在考慮著要買24-70mm還是24-120mm,但不是為了換掉28-300mm。28-300mm的方便實用是無可取代的,出差工作或與家人出遊時我會帶28-300mm,因為這支鏡頭能隨時應付所有的狀況。但如果是室內的聚會,可能24-70mm或24-120mm更適合。而如果是朋友相約專程要去拍照,其他鏡頭可以帶齊,反而28-300mm就可以不帶,因為定焦鏡也可以慢慢挪位置慢慢換,追求最完美的成果。
會買單眼的人都對攝影有一定的興趣與熱情,也希望拍出自己理想中的好照片,然而現實未必盡如人意啊!正如我文中所說,日常生活或出遊,有時候帶不了那麼多鏡頭,帶了也沒有機會換,換了也未必有時間好好拍,與其匆匆忙忙,不如一鏡到底。我也曾一支標準鏡拍到底,但就是要放棄很多想拍的題材。如果是拍"作品",當然沒有關係,但如果是作為生活旅遊的紀錄,漏掉畫面就會多少有些遺憾。
所以如果是有特定題材,可以選擇個別適用的鏡頭。如果是為了興趣在學攝影,拍或不拍什麼都沒有關係,也可以依手邊的鏡頭來發揮。但如果是和我一樣,攝影是依附於生活中的興趣,想捕捉生命中不期然出現的情境與畫面,那麼這支旅遊鏡或許是最實用的選擇。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