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finilx wrote:
這裡的小圖目的是看出雖然同樣35mm端,在相同物距下N35拍的視角最廣,S35次之,N24-70最窄
但S是否有灌水就不得而知,因為這三支的鏡身長度跟視角成相同比例
N35mm F1.8的鏡身最短,S35次之,N24-70鏡身最長 ...(恕刪)
感謝樓主熱心分享,這顆S35我也在觀望中
為何焦段相同,拍出來的畫面大小不同?也許跟這篇的道理可能一樣,我瞎猜的啦
金圈加持 Nikon AF-S NIKKOR 28mm f/1.8G
規格表底下第二段寫到:
至於為什麼相同焦段、相同對焦距離的28mm f/2.8D,放大倍率卻是比較小的1:5.6。這是因為「工作距離」的關係。一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是從感光元件所在的「焦平面」到物體來做為計算,這個部分兩個鏡頭是相同沒錯。BUT!兩個鏡頭長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從第一片鏡片到物體的「工作距離」不同,所以放大倍率也會不一樣,新鏡28mm f/1.8G鏡身比較長,第一片鏡片會距離物體較近,所以放大倍率較大。
問題可能不及一一回覆,請見諒。
1:無論在暗部或邊緣,整體的對焦速度不錯,雖然沒有24-70快,但不會有明顯的落差。
2:光圈全開搭配d4,對焦準度和sigma 50mm f1.4接近。
3:光圈全開在機身的LCD上看會有明顯的周邊失光,但是進電腦處理後可解決。
4:大逆光時即使光圈全開,但色散輕微(個人主觀)
5:顏色不錯,特別是開大光圈時吃到的光線多,人像膚色的色彩層次在後製時較容易。
6:鏡身的質感很好,鏡身卡口有白色凸點剛好對應D4機身同樣的凸點,完全黑暗的環境也可以換鏡頭。
7:錄影時切換不同點對焦,對焦聲會錄進去。
整體來說明顯的缺點,應該是大光圈時失光這點,也就是說固定iso以後 ,假設 f1.4 快門1/200,f2.0 快門 1/100,f2.8 1/50 ,照理來說曝光的程度應該相同,但F1.4的畫面會比較暗,而f2.8的畫面最亮,室外可能感覺不出來,但在室內(尤其有逆光)f1.4全開的時候就蠻明顯的。
關於光圈全開失光這點,拍攝時用點測光可明顯改善(雖然快門會跟著往下掉),不過若丟進電腦用ps解raw,再加上後製時使用鏡頭邊暈控制,以我個人來看失光這問題就感覺不出來。
這個結果似乎也對應了原廠公佈的失光曲線數據,不過我用N35mm F1.8 DX測試也是相同的情況,同樣的曝光條件,N35mm F1.8 DX的F2.8會比F1.8亮,有35mm F1.4G的朋友可以試試同樣的實驗,在相的曝光條件N35 1.4G鏡如果沒有這個問題,F1.4和F2.8的畫面有相同的亮度,我認為兩倍的價差是合理的,光學上的東西畢竟是一分錢一分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