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邊要幫您補幾刀。第一點,要測準焦,建議上請盡量不要用 "銳利或清晰"來判斷。(雖然說準焦,看起來會銳利是一定的,但是稍偏看起來有時也會感覺清晰的)第二,有提到一篇 [SIGMA 24mm f1.8 亂跑焦之問題],我並沒有用過這顆鏡頭,但也有可能是對焦齒輪沒有密合造成的關係。(超音波馬達比較沒這問題,這顆鏡頭資料上看起來是齒輪馬達驅動的)第三,確定機身沒有移焦的可能後,鏡頭調焦的話,對於現代鏡頭有很大的問題。(沒有35mm,拿30mm先擋著)現在的鏡頭,都分很多段再調整。但是機身調焦補償只有一段!!(有些低階機身就不再依賴準確的反光鏡來對焦,只用機身補償來達到準焦的目的)所以常常只調機身焦點,是不夠滿足的。反光鏡螺絲,我也常調,不過這邊我先將鏡頭所有的設定歸零之後,才進行調焦。------------------------------------------------關於第一點,常常觀察大光圈的折射鏡頭,可以發現焦點前後的色差,是最好判斷對焦落點的方式。前面洋紅,焦後綠色,用這個來判斷焦點落前落後,比看平面的銳利度準確多了。這一張,人物看起來很清楚,但是觀察鐵軌的色差,實際上焦點落後面了一點。個人覺得不準焦.....但沒放大其實覺得很OK哦。這一張,拍攝主體很清析銳利,但看一下色差有綠邊,是焦點前落了...> < 超過二十幾公尺,差一點點其實已經很不錯了。---------------------------------------------------在 #9 的無限遠測試中,圖像邊緣一直都是泛著紅邊,表示焦點是落在大樓後面.....那樣調整機身數值,我覺得不大有意義了。調完焦,建議用較常拍攝的距離去測試(稍微遠一點的),之前在恆伸門口看人用小玩偶在測試後來深深覺得去恆伸調焦,也是不太保險啦。所以買各DOCK....不過不支援舊版鏡頭,真的是很敗筆。我後來用85mm都用電線杆(因為很遠!),當然也無法非常精確,但是到了我可以接受的準度了。電線有延伸,可以看到前後色差,再去修正,提高調焦的精度。
oxa9615 wrote:不過這邊我先將鏡頭所有的設定歸零之後,才進行調焦。恕刪) 感謝指教。還感請教 oxa9615兄這個是代理商那邊歸零嗎?另外其實一開始就有說,這顆鏡頭是昨天才剛買,個人知道這一顆是有問題鏡頭,那時候測試店家四顆鏡頭都是有問題,只是剛好藉機來看看,大概自己這種作法可以調整到如何程度。這裡要談的最重要是合焦寬容度觀念,因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買台內部機械構造扎實與設計良好機身做調教,大部分人買的機身在合焦判斷或機身鏡頭上面本身就會寬容度,這個也就是穩定度或精密度。這裡也是針對一些人測焦版沒問題,但實務使用卻出現問題。另外對於調整副反光鏡,小弟利用這種測試方式校正副反光鏡,統計上大概快門5000次就需微調校正一次,這也是剛好有合焦精密度較高手動鏡頭才發現而測試出來。利用CA來判斷焦平面這部份,這個也是黑白條紋設計之一,這些條紋所形成的NMOIRE PATTERN會形成,對焦過程會看到紅到綠,中間一微小位置才是黑邊。在無限遠也會有同樣狀況,小弟在自己改鏡調整無限遠位置知道變化,也就是從紅到綠,中間幾乎沒CA就是正確位置。大概類似下面變化(D800E 100%裁切在放大到640X480當然大熱天,做這些工作實在不是一件樂事,到後面就直接設定機身調焦參數與按快門。oxa9615兄覺得需要補充教學或對比,可以另外在發文提供一下。
diffusionless wrote:也就是假設您的機身沒有校正過,偏離正確位置,那會產生怎樣現象。...(恕刪) 大熱天辛苦了...我的機身並沒有校正過,但是在測小小黑VR是否有移焦時發現最準的剛好就是0; -5跟+5都有肉眼可辨識出的移焦所以才會推論手上的機身其實算是準的但也只有Sigma這顆35需要+13補償這麼多其他用過的Nikon鏡頭偏差都在正負5以內
chengchenchien wrote:大熱天辛苦了...我...(恕刪) chengchenchien 兄:先說個人買鏡頭測試方式。首先個人是不太相信測焦版,因為它是一個理想假設,而且近距離很容易導入其他誤差影響。所以基本上,個人都是以LV放大對焦,分別用手動與自動作為基準圖,測試距離必定要在不同具哩,特別是遠距離至少6公尺以上。因為很多鏡頭在近距離測試一些問題並不會顯現出來,但遠距離就會,這幾顆就是過不了中遠距離測試。合焦判斷依據是根據視覺上影像解析狀況,這個在LV手動對焦時候,自己其實就能知道這顆鏡頭能耐,也就是合焦時候可以達到解析程度,當然這些至少都需要放大100%。另外焦距越小而光圈越大鏡頭,通常引入問題就越多,像KENT大以135L作為基準作校正,也是在於過去經驗上幾乎大都是準焦而少問題。
我是用Sigma USB Dock,按了一下圖下面的[重設回到預設值]說也奇怪,按了之後,幾乎就滿準的(機身AF先前已調校過)剛拿到鏡頭時候,對遠方,還真是脫焦很離譜..但是上DOCK上看,又都是設定在0點。重設後也都是在.0點上,但都會準了。不過舊鏡頭就不支援,不能調(實在是很大的敗筆),然後又想說拿去恆伸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講.....懶得去調調焦都以實務為主,測焦板實在是小東西,偏離小也看不出來。遠距離移焦才會被放大,電線杆真是好物。主副反光板,因為這是機械結構,用一段時間會偏離,應該是滿合理的。而且我覺得天氣溫度變化...就有點偏了耶最近有調過Sony A55,調起來很輕鬆,開liveView邊按AF,邊轉螺絲~不過他是三點共構焦點平面,要調整到全部區域對焦都很準,也不太容易。比起來其他機身要拆鏡頭,升反光鏡瞎調@@ 實在好太多了。其他部分就如樓主所講的,其他調焦部分只要有耐心就可以,現在相機很多調焦方式,基本上都可以滿足的。
diffusionless wrote:分作1.前言2.鏡頭...(恕刪) 時代在進步,這種問題就跟文明病一樣以前是刻意縮光圈求全物體入景深現在則是大光圈,求全物體入準焦這種問題只有用EVIL或Canon新機用的Hybrid對焦系統直接由在感光元件上的成像來決定影像是否清楚,我看才能根除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