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人說了,就叫壓光。。。
首先,晨昏拍攝時,想要有好的景緻,需要練習控光,當進光少時,天空才能呈現出你要的天空,要晚霞漂亮,有時考慮加色溫,讓紅更紅。。。
人像拍攝,需要考慮人的亮度要多少才好看,夜間人像,是補光時人的膚色會跟色溫一起變化。。。
第一張明顯入光極少,色溫偏暖,第二張就是相機幫你決定的亮度,因為進光多了夕陽當然就不美了,且色溫偏向冷色溫了。。。
用個假設的方式,希望你能了。。
假設,用M是減少進光,可能會是這樣

而後晨昏有些人搖黑卡,或是SONY有人會開DRO,是希望這樣

因為希望夕陽更好看,有人會加色溫,可能希望會是這樣

這時候閃燈上場一打亮,不夠亮就加功率,再不夠就一直向人靠近拍以縮短閃燈行程增加亮度,可能希望會這樣

由時候希望更立體一點,會把對比加高,可能希望會是這樣

當然,把進光硬是減少,可能是求雲層更有層次或是夕陽更美,這時再用閃燈硬將人打亮起來,有人稱呼這叫壓光。。。
閃燈是白光,可是會因為色溫而改變,你第二張因為色溫偏冷,所以會有些藍調的陰森感,加了色溫後的閃燈白光會偏紅黃一些。。
要壓多暗的背景下來而後打多亮,全靠經驗及現場臨場感覺去調控,多拍多試,就會有心得了。。
最後,建議以M模式來玩壓光,或許會easy一些喔。。。
醬子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