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沿途都很漂亮呦~我七月才去過...
雖然上山和下山都遇到下雨...不過還是完成了0.11公噸爬玉山的行程
如果開板大是第一次爬玉山
這種"家庭化的路線"~建議還是不要太小看,該買的東西還是買一買
但也不能帶太多~不然到時候就會體會到"山下一斤山上百斤"的諺語是怎麼來的
建議一定要帶的有頭燈, 登山杖,禦寒衣物,"專業"雨衣...我上山的時候穿機車用雙濕牌的
差點就死在山上....脫掉被冷雨淋,腳一定抽筋,人一定失溫, 穿著又悶又熱,走沒兩步就快掛
所以專業的雨衣,衣物一定要有.登頂時常常需要手腳並用,頭燈會比手電筒好用
登山杖可以買上面螺絲可以鎖相機的...這樣可以省掉腳架
相機除非開板大的體力很夠...不然(一顆(超)廣角一顆中焦段)(焦段寬光圈大的旅遊鏡)應該就很夠了
CPL應該就可以讓板主拍出不少喜歡的照片,不然...黑卡帶一張吧...如果會搖的話....
最近因為午後多會下雨,玉山上的天氣變化超極劇烈的,
常常是清晨到中午十一點出大太陽,
再就霧氣上昇,
往往十二點不到,就雷聲隆隆,下起大雨來。
這雨一下,可就滴呀滴呀,不到晚上天黑是不停的。
想帶數位單眼上山,最好要準備好防水措施,
否則可能有一半的時間您是捨不得拿相機出來拍的。
而且過了排雲,氣溫降的很快,一旦下雨,到了主峰附近,溫度可能只剩下五度以下,
以們我們為例,因為到北峰的時間太晚了,下午七點鐘的北峰,居然是剛好零度,超冷的。
同行就有山友的相機電池不聽使喚,而且充電無門。
建議帶一台傳統的相機吧,
有機械就帶機械的,
沒有的話,Olympus mju II是輕便相機的首選,
畫質不錯,而且生活防水,又超輕便,保證讓您拍來一點負擔也沒有。
下雨,又一身裝備,數位單眼就算防水做好,因天冷拿出來拍也是霧氣一片,還得等霧氣散去,才能拍,問題多多的。
山上有陽光時,反差很強的,
想用數位單眼拍出好照片,恐怕得包圍曝光個三、五張,
底片機比較沒這問題,用負片,一律來個多曝光一到二格,
就會山也清楚、雲也美,
登大山,不能不帶底片機的,
當大家數位相機都掛了,
只有你的老傳統還能動。

這張照是在北峰觀測站拍的玉山主峰,
下面是觀測站的太陽能電板。
現在晚上這兒的溫度是零度上下,
到了十一月肯定更冷,
要有心裡準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