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24-70這支好像不錯說....
不過它的價格粉高...

應該是買不起.....
而且效果應該也沒人敢掛保證一定比小弟提的這兩支好....(理論上應該是會...)

聽applemax大說
這兩支還會再降價嗎??
關於它們的價格變動好像也有蠻多說法的....
前幾天去買CPL時問了一下老闆...
他說 17-55 會因為D300而缺貨(大概11月吧,說不定更早..)
且28-70也不一定會因D3而降價.....
也許是店家推銷的手法....
不知各位前輩的看法如何??
我想我還是只能再這兩之選一支....
假如各位前輩也跟小弟有同樣的情形時
在17-55 & 28-70 中
您會考慮哪一支呢???
cutecelery wrote:
請問各位前輩們......(恕刪)
小弟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拍照嘛,當然是以常用、方便的焦段為主,
所謂「補齊」「銜接」,小弟以為那只是對數字銜接的概念罷了,
但是在拍攝視角的選擇上,這樣銜接的數字概念並不盡然合用,
您可以這樣觀察,
在底片時代,標準變焦是28-70,日前D3的出現,搭配的是24-70,
在DX時代,標準變焦是17-55,換算成等效視角是25.5-82.5,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標準變焦的一個不變的RANGE是24左右~70、80左右的視角,
也是累積了數十年來,大家的「共識」,這是一個「常用」的焦段,
無論28-70、24-70,都是預計給全幅機種用的,焦段的用意應是在此......。
在NIKON之外,環顧各家的標準變焦,亦是如此,就可以發現這樣的結論,
因此,在DX機身的場合,最好用的依舊是17-55 DX,
至於跟124重複的部分,反倒是檢討這支124是否合用的時機,
若124常用的焦段為24端,那顯然該考慮是否保留,
若124常用的焦段為12端,那與17-55顯然沒有焦段重複的問題,各有所用,
況且,焦段重複,要看比例,部分的重複,可以降低換鏡的機率,
若是以124、28-70來組成焦段,在D200的機身上,帶28-70出門時,絕對不敢把124留在防潮箱裡,
若是以124、17-55來組成焦段,大可以依據場合,挑一支出門即可,
畢竟並不是所有場合都適合經常換鏡頭,並不是所有場合都適合重裝出門,
並不是所有場合都來得及換鏡頭,
基於這些理由,小弟選 17-55 DX,

至於那些相差無幾的畫質差異,小弟視為不存在,畢竟都是鏡皇,差異極為有限,
但是「視角」卻是一個無可取代的因素,
應該沒有人會買了鏡頭後,每天、每張來比較畫質吧!
一點淺見,供您酌參...........
"FU" is everything
覺得這兩支各有優點,
不過...個人比較推 17-55...
因為
1. 最近對焦距離差了快一倍, 退無可退也就算了, 室內常常退到牆邊還不能對焦哩
2. 視角...這不用說了吧...
個人拍照比較多樣化, 有時拍人 (狗, 貓啥的), 有時拍景 (建築物啥的),
當要拍景時, 就知道 28-70 有多難用了.
3. 畫質比較銳利 (因人而異, 有人喜歡不銳利, 不過要把銳利修成不銳利比較容易, 但不銳利要銳化就...)
4. 個人覺得 17-55 的散景也不錯...
以上是我覺得 17-55 比較好的地方,
當然你覺得自己過幾個月就買的起 D3,
28-70 也不錯啦, 有光圈環, 又有很炫的灰鏡...
我目前9成9是拍人像居多~~
那問我為何不買28-70mm...
且小弟又有FM2在拍正片..怎麼不選全幅鏡...
28-70mm拍人是真的好用...
畢竟焦段較長..又是2.8大光圈..要拍出淺景深不是問題.
但小弟愛拍的~~是人帶景的畫面...
如果真的只想拍出淺景深..
就拿85mm定焦...論光圈、畫質、散景、銳利度更勝28-70...
且就像上面的大大所講的.
有時只想一機一鏡出門時..17-55真的會很方便..
且小弟之前也在幫朋友拍婚宴..
要我拿個12-24 + 28-70...
我看應該會lose掉一堆畫面了~~
會被朋友K死!
不過話說回來...不常用廣角的人...或許28-70才是第一選擇..
但小弟是廣角愛用者..所以選17-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