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ysheu9292 wrote:
大概是用吹球清灰塵時進去的吧
但這台不是號稱防塵防滴嗎....
以後都不敢用吹球了
下次變鏡頭入塵怎麼辦 = =
才買兩天有那麼多灰塵嗎

吹球不用時要用袋子包好,塑膠夾鍊袋是個不錯選擇,不然裡面吸滿灰塵了,一吹正好全跑進去,比不吹還糟

另外,那裡有塵吹那裡,記得方向是顛倒的,你看到左上角有塵就吹實体的右下,吹一下看一次,掉了就不要再吹,吹越多次入塵机率越高.
鏡頭一定會入塵的,不用太在意.
接目鏡建議沒事不要亂動,新機身都鎖得鬆緊度剛好(偏緊),不熟的人要拆還不太容易(要先把簾幕扳下來,卡榫才會鬆開),一般沒開過不太會從那邊進去.打開之後的間隙,吹再輕都會耽心它往裡面跑,因為四邊都有縫.
coke1277 wrote:
大大,我跟版主也有一樣的問題,最外層那個殼我都沒拆過,但是仍有灰塵跑進去,所以我也拆開最外面的殼吹灰塵,但是同時也發現周邊都是IC版,感覺已經進入到機身內部了,現在只是在目鏡上發現灰塵,不知道有多少灰塵跑到機身內部去了,對這個目鏡的殼的設計感到是瑕疵!!四周沒有防灰塵的壓條之類的
一年多前的回文忽然收到私訊,有點意外

我有點糊塗了,您說的"殼",是指打圈那個部分(1)嗎?(打開周邊都是IC板

手邊有一台用了3年多的D800、和一台一年多的810,為了印證特地想拆開來看看,結果使盡吃奶力氣也轉不動,新機時沒拆過現在大概被微塵垢給"封印"了


也許有人看到這裡會忍不住按下[回文]要罵我說:(2)那個撥桿要關,你才打得開!


不太了解這個部份為什麼一般user會想去拆它,因為新品大都上得很緊,經過多年改良,Nikon已經把膠框做得很薄、而且還是複合式的(表面橡膠、下面有一圈薄金屬環)讓它很不容易被外力摩擦掀起來,即使刻意要拿都很不容易.它密合度其實是很高的.
您是看到塵點在圓框玻璃之下、內層鏡片之上,才想拆嗎?還是透過觀景窗看到塵點,想要打開清清看呢?如果是後者,多半是從鏡頭接環開口跑進去的,有很大機率只是在對焦屏上,運氣不好也會鑽進五稜鏡部分,成為真正的[觀景窗入塵].
要分辨塵點在那其實不難,輪廓越模糊的在越外層,有很大機會吹得掉;很清晰的一顆大概就得認命,進到稜鏡部分了!至於拆覘孔清得到的,一定是斜看可以分辨是在內層鏡片表面的塵點,否則不要去動那個鎖得好好的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