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與家鈴鳥草地爭奪與保衛戰

其實如果深入研究八哥對台灣生態的影響,就會知道一個自以為善心的錯誤野放行為會在多短的時間傷害一個大環境的生態。
不過麻雀族群的減少要怪到外來種八哥身上是有點言重了,畢竟八哥並不是以麻雀為主食只是偶爾在找不到食物的時候會攻擊麻雀而己,真正致死的比例也很低,常常能在固定餵食區看到麻雀和八哥和平共食的場景可以證明,很大的原因還是人類的問題
有機會的話可以看「老鷹想飛」這部紀錄片或是查一下關鍵字「老鷹紅豆」,可以知人類濫用農藥的問題對生物造成多大的連鎖效應,那才是近年造成麻雀大量減少的主因…
另外我覺得樓主拍的照片很有故事性也很有想像空間啊,攝影和影片的紀錄就差在這樣的想像空間不是,什麼都要看會動的實在太無趣了
抱歉離題了…

elfwong wrote:
原來麻雀看不到,還...(恕刪)

hua_dog wrote:
另外我覺得樓主拍的照片很有故事性也很有想像空間啊,攝影和影片的紀錄就差在這樣的想像空間不是,什麼都要看會動的實在太無趣了...(恕刪)
謝謝hua_dog大大!

台灣因為農藥濫用,目前的鄉村晚上已不再熱鬧,少了蟲鳴蛙叫,都成了寂靜的夜晚。

我喜歡以照片說故事,以下分享給hua_dog大大<<<嫌厝破,你不想住,老娘自己住。>>>。


打鐵匠 wrote:
讚啦,有美美的鳥照,又能夠把棲息地生態也拍進去,頗有Discovery的味道。
再重新看一遍,才發現劇情好精彩,H大下次要拍影片角逐金鐘獎啦!
謝謝打鐵匠大大,影片就不內行了,昨天應該以手機拍動態影片記錄,如此就可以更了解全貌了。

MUS wrote:
燕子是團結的鳥種, 不過就強勢來說其實還好, 築巢在屋簷下就是靠人來趕一些野生動物猛禽
不過在爭食物, 地盤或護雛來說, 各物種是必然強勢 (因為連人都一樣)
燕子真是群體性很強的鳥類,鄉下養雞人家免不了有許多蒼蠅,常能發現一大群燕子飛來飛去吃這些蒼蠅。

elfwong wrote:
原來加鈴鳥是台語八哥
圖中應是泰國八哥,台灣大氾濫,
本土八哥卻很稀少要保育
泰國八哥讓許多本土八哥與其它鳥類棲地減少,算是害鳥

十幾年前沒看過牠們
這幾年住家附近常看到,
看過牠們會把紅綠燈桿架空洞當巢,是驅趕其他鳥類得來的
知其害後,就討厭牠們了

另外泰國八哥與麻雀一樣,都是小翅鳥(相對身體的比例來說),
水平飛行時都要一直要"很努力快速拍動"翅膀,否則立刻掉下來
也就是說以鳥類來說,飛行能力不佳,大部分都在低空區域沿著高樓樹頂飛翔

燕子就不一樣了,燕子是大翅鳥,不用拍翅膀就可逆風而飄,輕輕拍一下就可前進很遠,隨便就又高又遠又快
飛行能力超強

燕子要與泰國八哥天空爭鬥,
燕子用高超的飛行能力,就可戲弄泰國八哥了
文中燕子用高強飛行能力把外來種泰國八哥氣跑(如同老鷹鬥群雞),不意外

這戰局,看了很爽讚

不過以前在馬祖當兵看過,貓抓燕子
因為燕子自傲飛行能力超強,
常群燕貼地飛行找虫吃,
其飛行習性與軌距被某獵殺天份高的喵掌握
躲在柱子後凝神觀望
該喵發現一隻靠進柱子,突然閃電飛撲,竟咬中燕子脖子,刁走享用獵物大餐
真是大開眼界,當天出差最佳娛樂
謝謝elfwong大大提供我一直沒注意到的資訊"另外泰國八哥與麻雀一樣,都是小翅鳥(相對身體的比例來說),
水平飛行時都要一直要"很努力快速拍動"翅膀,否則立刻掉下來
也就是說以鳥類來說,飛行能力不佳,大部分都在低空區域沿著高樓樹頂飛翔

燕子就不一樣了,燕子是大翅鳥,不用拍翅膀就可逆風而飄,輕輕拍一下就可前進很遠,隨便就又高又遠又快
飛行能力超強"

原本昨天是打算到大鵬灣入口附近的魚塭拍鸕鶿


卻是發現草地一群燕子飛來飛去,忽然發現有幾隻八哥被圍在中間,並不時鼓動翅膀跳起來。

我想這兩不同族群肯定在鬧紛爭,就不拍鸕鶿,專心拍它們,看看結局會怎麼樣。

輕鬆騎 wrote:
主題:燕子與家鈴鳥草地爭奪與保衛戰

最好是動態錄影才能詳細觀看
只有斷斷續續的照片
人不在場

換成別人拿斷斷續續的照片

主題:貓與鳥草地爭奪與保衛戰
貓與鳥貓與鳥貓與鳥貓與鳥
貓與鳥貓與鳥貓與鳥貓與鳥
貓與鳥貓與鳥貓與鳥貓與鳥
斷斷續續的照片

我說的很實在,錄影才能完整表達
先說那一隻鳥攻擊那一隻鳥?

知道行車記錄器吧
如果車禍也是用斷斷續續的照片
別人一樣看的一頭霧水 不知道車禍怎麼發生?

最簡單證明
樓主把這些..............照片拿給家人看
主題:燕子與家鈴鳥草地爭奪與保衛戰
家人大多數應該沒完全看完照片
就離開了
連下次要看都興趣缺缺
其實昨天主要目地是練習追焦及群組對焦的能耐,所以沒有特別想到去拍影片。

但現場的狀況確實是燕子趕走了八哥,整個過程恰好在我到達時開始發生。

hua_dog wrote:
照片真美~
順便解釋一下照片裡的八哥是兩種不同的八哥組成的群體,應該分別是「家八哥」和「白尾八哥」
眼睛邊有黃色的是「家八哥」(又稱眼鏡八哥)
眼睛邊無黃帶,尾帶白羽的是「白尾八哥」,白尾八哥和泰國八哥很像,差別在泰國八哥成鳥的喙部靠頭的部份毛不一樣,泰國八哥這個部份的毛較長,白尾八尾的僅有一小搓,泰國八哥身體部份的羽色也比較深。
但是因為八哥有群聚的習性,不同種的八哥群聚在一起讓人以為是同一種八哥的錯覺。
八哥算是很聰明的鳥類,看情況不對就會溜了,不太像燕子或是白頭翁、之類會硬衝撞。
順便一提的是除了台灣八哥(特徵是白嘴不是黃嘴),其他的八哥都是外來種,而且繁殖力強,與台灣八哥的生存地盤又重疊,已經嚴重影響台灣八哥的族群數量,有撿到幼鳥或傷鳥的話請不要再野放了,帶回家當寵物鳥才是對台灣的鳥類環境能有所改善
除了台灣八哥之外的八哥鳥大概是少數會被要求多抓同時不要野放的鳥類了
謝謝hua_dog大大,恰好朋友問我家鈴鳥是否是八哥,我就直接以您的回文轉發給她了。

您的說明實在詳細,有許多我們並不知道。

小葉叔叔 wrote:
台灣城市鳥類三劍客是~鴿子~斑鳩~麻雀
現在分隔島上的八哥數量有越來愈明顯的感覺
會不會以後變成四劍客
鴿子~斑鳩~麻雀~八哥
應該是,個人觀察其中以斑鳩及八哥近幾年來成長最多。
大捲尾(烏秋)啊,也是很有趣的鳥類,兇巴巴叫聲又吵,之前騎車經過烏秋巢的附近都會被追上好一段距離,個人認為是鳩類之外,也是隨便找個地方就亂蓋窩的代表性鳥類,最近城市裡也愈來愈少見了

想請問一下樓主用的鏡頭是哪一顆啊,在01的圖床還能有這樣解像力很不錯耶,樓主追焦的技術也很好,要透過觀景窗跟上燕子低空飛行的速度,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hcpine76 wrote:
謝謝hua_dog...(恕刪)

hua_dog wrote:
想請問一下樓主用的鏡頭是哪一顆啊,在01的圖床還能有這樣解像力很不錯耶,樓主追焦的技術也很好,要透過觀景窗跟上燕子低空飛行的速度,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是600mm F4E這一顆鏡頭,確實追焦頗快。

追焦方式主要是以群組對焦,群組對焦對突然冒出的物體反應非常快,但缺點就是對焦點沒那麼精確。

以下是以24-120mm鏡頭也是以群組對焦追拍燕子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