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nikon有沒有說明有關對焦機制的改變?

因為我留意到除了canon繼續使用usm之外 其它無反鏡頭都傾向於使用步進馬達-絲桿的傳動結構來對焦。也因此多數品牌都沒有了對焦尺了,當然nikon加了oled顯示屏代替。是不是無反相位+對比的對焦方式影響到設計?


tommy712739 wrote:
請問nikon有沒有說明有關對焦機制的改變?

因為我留意到除了canon繼續使用usm之外 其它無反鏡頭都傾向於使用步進馬達-絲桿的傳動結構來對焦。也因此多數品牌都沒有了對焦尺了,當然nikon加了oled顯示屏代替。是不是無反相位+對比的對焦方式影響到設計?



這本書主要是介紹Z7/Z6,對焦的部份都在講機身的AF(PDAF/CAF)及一些操作設定,鏡頭的部份大多提一下而己沒有詳細介。

至於步進馬達流行的原因,應該跟錄影功能有關。這裏有篇文章可以參考一下。


tommy712739 wrote:
請問nikon有沒...(恕刪)

這個問題根據了解,主要是對焦型態不一樣。

超音波馬達屬於大扭力一次可以高速驅動到定位,是比較適合一次一次按快門的靜態照片,對焦鏡組越笨重越可以顯現優點。


步進馬達最主要是它是階梯式移動,所以適合那些可以做影像處理細微連動,例如對焦在眼,對焦某影像位置。


像SONY 70200GM就配置兩種,前面較笨重使用超音波馬達,後面精密則是靠雙線性馬達控制,線性馬達也是特殊馬達和傳統不一樣,定子是直線性排列,使轉子也是線性移動。






也就是線性或步進馬達其實是比較像人手轉動,像是電影鏡頭大多是手動轉動,動作比較連續。
超音波則是屬於扭力比較大驅動,在望遠或比較大笨重鏡組會比較好用,屬於直接到位。



diffusionless wrote:
這個問題根據了解,...(恕刪)


也有一說是超聲波馬達和對比式對焦不完全配合,超聲波馬達對於對比式對焦來回行動的動作不太適應,正於你所說的一次高速定位。

而SONY 70200GM則很特別,它可能是SONY唯一一支有機械連接手動對焦的鏡頭,也就是說不是Focus By WIre的結構,它手動對焦時是能感覺到馬達的阻力,完全是單反70-200的手感。

但是428GM卻又只用了兩個更強的線性馬達,而它的鏡組肯定更重,除非SONY用了真正的直線馬達而不是絲桿傳動。

所以無反時代的鏡頭是不是真的不再需要用超聲波馬達呢? 不知道大家怎樣看

Hayashi-Kiyoshi wrote:
這本書主要是介紹Z7...(恕刪)


還真是可惜...

步進馬達跟錄影的原因也有可能,好像SONY機身的錄影功能普遍很強,所以也造就了它很多線性馬達鏡頭的出現
事實證明確實比af鏡小,但是跟gm比體積重量都還是大了許多,特別是那顆70-200 f2.8s,體積重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感受到輕量化。
sonic115 wrote:
事實證明確實比af鏡...(恕刪)


請客觀一點, 只挑一隻就說E mount整體較輕不太公平

Sony的兩個G master ultra wide都比Nikon重
Z14-24: 650g
E16-35: 680g
E12-24: 847g

廣角小三元來說互有勝負
E16-35: 353g
Z14-30: 485g
E12-24: 565g

中段大光圈
Z28-75: 565g
E24-70: 695g
Z24-70: 805g

中段小三元
Z24-120: 630g
E24-105: 663g

中段旅行鏡
Z24-200: 570g
E24-240: 780g

遠攝:
Z100-400: 1355g
E100-400: 1398g

感覺Nikon勝的也蠻多的

要知道E因為mount較小, 鏡頭輕於Z是正常的, 但Z因為工藝的關係, 能做得比E更輕的話, 那才是更黑的科技
flody
Mount大小和做輕重那完全是都市傳說
cyskyhi01 wrote:
請客觀一點, 只挑一...(恕刪)


沒錯~之前研究過各家常用鏡頭重量
nikon除了50mm f1.8(因為這顆是高階)比另外兩家重很多以外
其他大部分都是最輕且體積最小的
cyskyhi01 wrote:
請客觀一點, 只挑一隻就說E mount整體較輕不太公平

Sony的兩個G master ultra wide都比Nikon重
Z14-24: 650g 1.7x
E16-35: 680g 2.2x
E12-24: 847g 2.0x
E14/1.8 460g 1.0x

廣角小三元來說互有勝負
E16-35: 353g 2.2x
Z14-30: 485g 2.1x
E12-24: 565g 2x
大家變焦比差不多,越廣角越重很正常

中段大光圈
Z28-75: 565g 2.7x
E24-70: 695g 2.9x
Z24-70: 805g 2.9x
這....不用比了,另外Z28-75是騰龍E28-75焊屁股貼牌的

中段小三元
Z24-120: 630g 5x
E24-105: 663g 4.4x
Z口這個規格贏的札札實實

中段旅行鏡
Z24-200: 570g 8.3x
E24-240: 780g 10x

遠攝:
Z100-400: 1355g
E100-400: 1398g
索尼差43g也是輸,尼康勝

感覺Nikon勝的也蠻多的

另外加上也很常用很重要的大光圈標頭供參
Z 50/1.2 1090g
E 50/1.2 778g


要知道E因為mount較小, 鏡頭輕於Z是正常的, 但Z因為工藝的關係, 能做得比E更輕的話, 那才是更黑的科技

後面加上變焦倍率,只看重量不考慮變焦比倍率(=方便性)就是耍流氓
指標性的大三元跟大光圈標頭索尼的重量優勢是真的很明顯
但尼康還有個必殺技就是所有索尼鏡頭尼康Z機都能用
結論還是Z系統壓勝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flody
24-120拿掉VR,其實它很需要。Sony 24-105和16-35等現在看也不弱,但老實說都認為會更新。nikon都一樣,特別是1.8系列根本全線要換馬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