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鏡最新Roadmap 2019/10/10 (至2021年)

diffusionless wrote:
這裡公布應該是已經進入開發中的鏡頭,否則就算沒有F1.2至少應該會有F1.4的鏡群。

定焦非s-line並不是其素質較差,而只是該鏡頭設計上難度本身就比較低,例如:60微評價大部分是比較高。

不過,最重要是望遠鏡群,對於DSLR會有最大光圈要求,在精密度與啟動是需要比無反較大光圈,而且DSLR是OVF,光圈是直接影響亮度較大,像F6.3以下就比較難以取景。


估計這一波主要還是Z卡口與無反優勢會先展現,而且主攻應該是nikon銷售或打亮招牌的鏡群爲主。


我覺得中期來看,Nikon應該會跳過f/1.4直攻f/1.2,這樣才有產品差異化的賣點。

望遠鏡頭的部份,我覺得比較怪的是沒有70-200mm f/4,24-105mm+100-400mm那組也沒光圈不知產品定位。

但跟現有F鏡比,這次Road Map還是可以看出就是把F鏡的幾個主要鏡頭規格弄到Z鏡上,從高價的大三元到萬用的旅遊鏡。規格也可以看到有些擴充,像100-400mm這顆就把望遠端弄到400mm、之前只到300mm。

看來在無反市場,Nikon主打的是自家鏡頭技術、然後最短法蘭距別家也轉接不了...機身雖然還有進步空間但其實也不差。

只是希望後面幾個非S鏡價格能親民點...N粉忠誠度夠但財力不從心啊...
Hayashi-Kiyoshi wrote:


我倒是想找個輕一...(恕刪)

應該用無反鏡群會比較靠近。

觀看nikon 58/0.95結果,nikon 50/1.2標準應該會比canon RF 50/1.2高些,而RF 50/1.2重達近1公斤,所以應該是1公斤以上。
diffusionless wrote:
應該用無反鏡群會比較靠近。

觀看nikon 58/0.95結果,nikon 50/1.2標準應該會比canon RF 50/1.2高些,而RF 50/1.2重達近1公斤,所以應該是1公斤以上。


不管是Bigma Art還是RF 50/1.2,重量都遠遠超過我願意承擔的範圍...f/1.8 S我就夠用了...
iflash wrote:
200-600根本不...(恕刪)


200-500不只對焦速度要提昇, 連作工和畫質可能都要提昇.....最近看到lentip對SIGMA新的60-600測試, 該站認為此鏡500比200-500在500的畫質還佳(雖然光圈小一些), 600mm是所有測過150-600最佳(唯還沒測過S 200-600 G). 再看過the digital picture, 200-600 G的600明顯比60-600的600還要優, 所以200-500可能不只AF速度要提昇而已.
“You create the world that you know” - Seth Speaks
moronNZ wrote:
200-500不只對...(恕刪)

這顆鏡頭現在才3萬還要嫌棄是否太貪心了?
或許對焦提升可能只能開價1萬吧
不過真要深入,靠200-600G又豈會滿足?
還是要學索粉說200-600G只是比640GM稍微不鋭一點而已?
這樣的話640GM可以拿去扔了
光圈全開還只有「一點點勝出」
不是工程師腦袋撞到,不然就是根本對焦沒法完全準導致成像變差


並且要玩的話,這種價格帶上下556PF才是真正的好選擇
難不成有人認為這種高級競品會輸一顆身價一半左右變焦鏡?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So狗不叫世界和平
這次sigma要支援C家無反
N家卻沒有
以後N家沒有副廠鏡頭玩
對這樣的前景感到憂心
alexander1027 wrote:
這次sigma要支援C...(恕刪)


鏡頭設計本身就是以接環法蘭距最長做為公約數,因此過去F接環可以用,通常比F接環還短都可以用。

下面是各家無反接環,可以看到如果是L聯盟鏡頭,最沒有問題是NIKON,因為他是最短且最大。
CANON則是法蘭距一樣,但口徑比L接環大,所以只要換鏡尾與電子接點就可以通用。

nikon Z 16, 55
fujifilm X 17.7, 44
sony E 18, 46.1
canon EF-M 18, 47
M43 19.25, 38
canon RF 20, 54
LEICA L 20, 51.6


最重要是設計優勢來說,越短法蘭距的原廠會拉開副廠差異,特別是在變焦鏡頭。

只是無反不像DSLR有反光鏡實體阻礙,所以鏡後距限制也沒有那樣大,只是一般避免後玉受傷都不會凸出太多。
iflash wrote:
這顆鏡頭現在才3萬還...(恕刪)

其實上面M兄提到的問題點是在於NIKON DSLR變焦鏡頭設計,大多數是比較靠近廣角端優化,而像CANON、SIGMA等則是望遠優化,所以望遠端輸掉是很正常。
當然也有像小黑六是屬於廣角和望遠都較高,而中間焦段比較差的狀況會出現。



DSLR鏡頭設計開放光圈會限制F5.6以上,以便於讓DSLR機身對焦模組可以啟動,以及符合對焦感測器的精密度要求。
所以有時候並非小光圈馬達動力問題,而是整體系統作業問題。


無反則是整個感光元件使用相位與對比搭配對焦,對於鏡頭光圈要求就小許多,特別是像定焦鏡頭本身可以提高幅度有限,大多是在重量降低,這部分DSLR鏡頭群既齊全又高素質,所以無反設計望遠鏡頭在變焦鏡頭優勢是比定焦高許多。
diffusionless wrote:
DSLR鏡頭設計開放光圈會限制F5.6以上,以便於讓DSLR機身對焦模組可以啟動,以及符合對焦感測器的精密度要求。
所以有時候並非小光圈馬達動力問題,而是整體系統作業問題。


無反則是整個感光元件使用相位與對比搭配對焦,對於鏡頭光圈要求就小許多,特別是像定焦鏡頭本身可以提高幅度有限,大多是在重量降低,這部分DSLR鏡頭群既齊全又高素質,所以無反設計望遠鏡頭在變焦鏡頭優勢是比定焦高許多。


我的理解是DSLR也是相位對焦,只是由反光鏡分光給底下的PD sensor處理。雖然是分光但專門的PD sensor性能較好,所以分光後處理PD訊號還是強於整合在image sensor的PD訊號。

會限制開放光圈是因為OVF太暗人眼無法看清楚觀景窗內容而無法操作相機,這也是EVF的優勢之一。不過我也不太了解DSLR的PD sensor就是...
moronNZ wrote:
200-500不只對...(恕刪)


似乎Sony 200-600比Sigma 60-600還好? 不過我覺得遠攝並不需要60mm-200mm段, 還是專攻200mm以後吧

唯有寄望Nikon 200-600有好表現囉, 我目前有Nikon 200-500轉接, 去旅行拍動物非常好, 如果有600mm會更爽吧, 也期待Z會有增倍鏡的出現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