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積分:10329分
文章編號:83394368
ken902 wrote:
你這樣的算法根本是亂算,
每家的發展應該是算齊頭的,
Sony2013開始賣全幅無反,
其他兩家就沒賣相機了嗎?
還是不用研發時間到了自動會蹦出來?
事實就是CN兩家多花了五年才推出全幅無反,這時候對焦能力已經輸不只五年,
對焦能力是一直都有再進化,不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只步,
什麼叫到達專業級對焦?
專業用戶所需求的對焦速度等級
就靜態影像來說, SONY無反在A9之前根本不會有人拿來號稱是專業等級的對焦
老實說即便是A9時期也只能算是和對手旗艦勉強打平, 還是無法超越.
你說的輸5年, 我想指的應該是錄影這個部分, 但是多花5年才轉無反的原因是因為需要兼顧單眼用戶.
CANON家原本DPAF就一魚兩吃, 可以在單眼和無反兩邊觀望, 看市場情勢好壞隨時踏入, 的確在對焦部分不用研發可以直接蹦出來
NIKON家可沒這麼雄厚的本錢, 尤其新卡口+hybrid AF得全部重練, D780試做後也可以知道實際上並沒有市場
真正到了machine learning的時代後, R5/ A1才算是超越傳統單眼等級的對焦能力.
機器辨別後對焦加上整片感光元件9成以上的對焦點分布範圍, 的確全面超越了單眼+人類操作的速度和對焦範圍
許多原N家用戶即便是SONY推出A9也不見得有興趣, 因為就靜態影像追焦來說, 無反還是沒有超越單眼
是一直到CANON推出R5/ SONY推出A1之後而Z9仍只聞樓梯響, Nikon家的高階用戶才心死轉家
^^A 請多多指教~

個人積分:12892分
文章編號:83394906
yang stephen wrote:
但A9經過了一年的韌體更新後
A9追焦的準度不止追上了D5,
而對於目標接近複雜背景的鎖定度及突發物体的追焦速度
也超過了D5
就算是後來D6出來後,仍只勉強部份跟上A9
擷取楊大您這段, 我可以感受您描述的對於A9逐漸追上D5的趨勢
不過我自己按去年經驗, 周遭仍然是CNS 1DX3/ D5/A9, 沒有說有絕對性的突出
各有各的小問題(單眼的blackout讓對焦模組停滯, 無反的EVF延遲)
A9明顯的優勢是布滿畫面的對焦點和不會blackout的對焦方式, 透過algorithm update能讓機身性能持續演進
單眼受限於機械性能, 後續追焦性能就是停在一個階段
R5/ A1的確完全改變了這個局勢, 這也迫使Z9必須要在年初未完成前就先公告開發中
接下來各家應該都會持續推machine learning, Panasonic我想也是未來大魔王之一(如果在既有的DFD又導入PD對焦的話, 應該是也很有看頭), 所以2022 各家中高階機身的戰役應該會更精采, 繼續看下去
^^A 請多多指教~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