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hung wrote:現在還不知道,明天再去確認是否可以僅以行動電源供電。
請問可以不裝電池直接由行動電源供電嗎?
jenhoxen wrote:利基比較重要,所以聽說Canon也要與手機廠合作。
希望尼康這兩年有累積到足夠翻一代的技術,否則二代要改哪裡呢?有時感覺Nikon好像奧運奪牌的選手,全力發光一次,後繼就沒有了,不像其他兩家技術儲備的深廣,這局也許哪邊輸一點,後面隨時可以扳回來
看到佳能的閃光燈EL1、EL5說實話我內心是感覺"死火"的,尼康不是TTL閃燈的領跑者嗎?怎麼在離機閃[無線電化]這關被副廠打下來就...放棄了?之前還有傳說以後會把閃燈發展放給副廠去做,實際看到的是問題一堆的SB5000還在撐。。。
方塊R3+原廠閃燈讓我感覺:新聞用機霸主的大纛現在佳能手裡,R1果真出來,會長什麼樣子、主要打的是誰呢
對相機廠而言,去年可換鏡頭相機從550萬台成長為600萬台,對相機廠是個好消息,表示可能長期以來一直萎縮的可換鏡頭相機的市場已趨於穩定。
這三年新冠疫情,直播主或Youtuber變多,推升了不少可換鏡頭相機的買氣。因為看的人相對也變多,多少會注意到畫質,而對畫質的要求,自然會讓拍視頻者注意到可換鏡頭相機的畫質高於手機或類單。
Nikon廠縮小規模,專注中高階相機。Canon家大,有餘力耕耘入門機,推出新機的腳步頗快,甚至快到一型推出時,聽說二型已到準推出型了。這有產能也能跟得上的實力才行,很顯然產能一直是Nikon的痛處。
與RED的專利之爭落幕後,Nikon更可以放心在視頻的發展,Nikon DX 12-28mm PZ的推出,是Nikon第一款採用線性驅動電動變焦的Z系列鏡頭,PL鏡應該是Nikon將來發展的核心之一,讓沒有攝影專業機的Nikon,能多少補上這一塊,未來發展讓人非常期待。
R1聽說是超高畫素,超高畫素的連拍挑戰頗高,研發的成本不低。
或許R1可以隨使用者需求,可以自行變換畫素的高低,以因應不同場景的拍攝。
AI技術帶來巨大的改變,各大相機廠將來的追焦都會有非常高的實力,Nikon敢直接面對RED,應該是看出視頻才是大賣點。
Z9的追焦實力有點被放大,其實與A1存有落差,但Z9一直被市場青睞,除了有堅強硬體,可以讓韌體一直更新如新機外,超多格式的視頻拍攝,讓Z9擁有制高點。
由此可看出Z8多麼吸引人。
小惡魔新聞台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