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 AF-A切換


AF-S


成圖




以上影片都是在光線明亮的辦公室裡拍的,影片中按下快門後不論亮度、色澤或對焦的清晰度,相對「半按快門」都明顯變差了,在稍暗一點的環境會更明顯。
因為要拍輪廓清晰的商品,所以光圈是刻意設定18的
ranking777 wrote:
以上影片都是在光線明亮的辦公室裡拍的,影片中按下快門後不論亮度、色澤或對焦的清晰度,相對「半按快門」都明顯變差了,在稍暗一點的環境會更明顯。
因為要拍輪廓清晰的商品,所以光圈是刻意設定18的




看不懂
1.Z50II 自動 ISO 感光度控制(ISO 100 至 25600),為什麼不上三腳架拍攝成ISO 100的相片,為什麼要拍成ISO 5000的相片,然後說畫質變差呢?

2.F18肯定不是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最香的畫質,要不要上三腳架把每個光圈值比對一下,看看哪個光圈值最香?

3.光線明亮的辦公室裡拍的你的眼睛不是相機,拍出ISO5000還覺得光線明亮,公司的生財器具不考慮用小型攝影棚拍產品嗎?

4.NIKKOR Z DX 16-50mm f/3.5-6.3 VR適合你拍照的需求嗎?kit鏡頭當公司的生財器具要求這麼低嗎?
kawah lee
[拇指向上]
wenfeiho
我也看不懂f18,ISO5000,然後說照片不明亮,這個設定就不是正常的設定
andrea5 wrote:
看不懂1.Z50II...(恕刪)


ISO值我沒特別去調它,下次就設ISO100試試
我有攝影棚及腳架去拍,但沒閃燈,因為只是拍給大家看,所以只在辦公室內找隻牛就拍了,我忙著按快門又忙著拿手機攝影,所以似乎沒看清楚我說的狀況,下次應該找同事幫忙,半按快門時對焦畫面漂亮多了,實際出來的照片偏暗似乎也沒對到焦,看照片中的牛畫質我不能接受
其他鏡頭就別想太多了!花錢的人不是我,我不能決定
給樓主的建議

1.在室內拍攝的話,在沒有自然光源下,靠室內光源出片,畫面會很不穩定,用LED燈或閃光燈打光的效果會比較好,如果沒有預算,可以用Led手電筒套霧面塑膠袋來充當打光燈,多試些不同角度的打光,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Z50II 個人可接受的是4000以下,超過4000相片燥點我就無法接受,後期降燥會影響照片的清晰度
3.Kit鏡最佳光圈約在f11左右,f16畫質明顯會下降,f18就更差了
4.如果有上腳架建議關掉防手震或電子防抖,這兩者也會影響畫質
5.對焦最好改為單點對焦,再調整要對焦的地方,相機自動抓對焦點畫面反而會糊糊的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ranking777
感謝提供這些數據,省下我很多測試的時間,昨天很多東西要拍,拍了一天看起來也沒太大問題,亮度不足時用副轉盤調整一下ISO值,拍出來的照片就不錯了
eric7890 wrote:
給樓主的建議1.在室...(恕刪)


我最近也在想增加光源這檔事,以前拿傻瓜或類單眼相機我都是直接到戶外拍,拿到Z50II且最近搬到比較大的空間可以架室內攝影棚,謝謝你的建議,設定的部分我再改一下

最近剛拿到Z50II還在摸索中,去下載說明書近800頁,且最近要忙其他的事,也沒太多時間看要如何設定,就走一步算一步慢慢摸索了

對焦部份我大部分都會用觸碰螢幕指定對焦點,然後就半按快門,出現綠框後就全按快門,查了一下網路我似乎一直用錯方式,幸好現在有AI省下很多查詢的時間,下次再修正一下

以下網路上查到的單點對焦方式
---------------------------------------------------
如何使用單點對焦
選擇對焦點: 使用相機的十字鍵或觸控螢幕,將單一對焦點移動到想拍攝的主體上。
半按快門: 半按快門按鈕,相機將開始對焦。對焦成功後,通常會發出提示音或出現綠色合焦框。
鎖定對焦: 對焦完成後,持續按住快門按鈕不要放開,這時相機已經鎖定了對焦距離。
重新構圖: 在不放開快門按鈕的情況下,移動相機進行構圖,最後再完全按下快門鈕拍照。
ranking777 wrote:
我最近也在想增加光源...(恕刪)


忙不是藉口。
其實日本產品的說明書很好找答案。
先看開首的相機外形圖,會有各部位的說明指示,你不是對焦嗎?
就找相機圖中的快門鈕,然後會有指示你要去看那個分頁,然後分頁中如涉及其他設定,會再有提示頁碼你去跟進。。
這是所有日本3C電子產品打從80年代就是這樣設計,很好找的,你通常不需要半小時就能找到答案。。

大大你的測試,只會加深你的疑問而不是解決問題,還是好好的花半小時跟著我說的去看看說明書吧。。
ranking777 wrote:
想請問一下各位先進我...(恕刪)


我的是Z50一代
盲猜你的狀況
你的menu選單裡
左邊中間那支筆裡面
d.拍攝/顯示
d7將設定套用於實時顯示 是不是動到了
(我不清楚Z502是不是放在d7.可能在別的地方)
的確是會用閃燈拍商品的人會用的選項
alexander1027 wrote:
d.拍攝/顯示
d7將設定套用於實時顯示 是不是動到了


我進入你說的設定-->"筆"-->d.拍攝/顯示
沒有看到你說的d7將設定套用於實時顯示
我沒改裡面的設定
只是有一些功能進去看看就退出了

我手癢又拍了幾張牛照片
我最早說的半按快門鍵所看到的螢幕畫面與實際出圖不一樣的狀況就沒看到了
結論就是不曉得為什麼會這樣?????
最早半按快門鍵所看到的螢幕畫面我覺得比較漂亮
現在看到的畫面都灰濛濛的

公司電腦無法上傳照片檔案
我必需用自己的手機或家裡的電腦才能上傳照片
大家也不會想看
我就不上傳了

我知道Z50II的ISO值很高
拿到手也沒特別去設定它
剛剛進去看
ISO感光設定400改成100
最高感光度51200改成400

----------------------
後來發現ISO感光設定100實在太暗了
室內拍攝實在不適合
光圈f/16
ISO感光設定400
最高感光度4000
沒閃燈增加其他光源還是必需的
ranking777 wrote:
我知道Z50II的ISO值很高
拿到手也沒特別去設定它
剛剛進去看
ISO感光設定400改成100
最高感光度51200改成400




AI 摘要

曝光三要素是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這三個因素共同決定照片的亮度與否。光圈控制進光量和景深,快門速度控制進光時間和動態模糊,而ISO感光度則決定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度,同時影響畫質的噪點。攝影師透過調整這三者之間的平衡,來獲得理想的曝光效果。

曝光三要素

光圈 (Aperture):
作用: 控制鏡頭的進光孔徑大小,決定進入相機的光量。
效果: 光圈越大,進光量越多,照片越亮,景深越小;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照片越暗,景深越大。

快門速度 (Shutter Speed):
作用: 控制感光元件曝光的時間長短。
效果: 快門速度越快,曝光時間越短,照片越暗且越清晰,適合拍攝動態主體;快門速度越慢,曝光時間越長,照片越亮且可能產生模糊,適合拍攝夜景或製造動感效果。

ISO感光度 (ISO Sensitivity):
作用: 決定感光元件對光線的敏感程度。
效果: ISO感光度越高,感光元件對光線越敏感,在相同光圈快門下照片會更亮;但高ISO會增加照片的噪點,降低畫質。

三者的平衡
這三個要素相互關聯,可以互相「換算」來達到相同的曝光量。
例如,若將快門速度加快一倍,需要同時將光圈開大一級或將ISO提高一倍來維持相同的曝光亮度。
攝影師透過在三者之間做出取捨,以達到曝光平衡,並同時控制景深和動態模糊的效果。
樓主明顯攝影小萌新,所以才會用上如此誇張的參數

室內拍攝靜物,加上要求畫質,F5.6~8.0就非常足夠
ISO以100為準,這樣才會得到完美畫質

既然上了腳架,快門就不必理他,讓相機去測,用光圈模式拍一張

若覺得過亮,去減EV,反之+EV

照這設定去拍拍吧
ranking777
我目前就是用這個模式去拍,但ISO設定400,光圈F/16,之前用ISO100覺得太暗了,下次拍再用你說的設定試試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