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 Nikon Df 復古全片幅出線!


allenburnett wrote:
一台完全沒有成長改變打著"復刻"名號在市場問世的淘汰款相機跟另一台創新的全篇幅相機相比還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怎麼看論銷售,論性價完完全全被A7系列相機打趴在地板上起不來...

價格比較-
一台Nikon Df 相機的錢都可以買兩台A7全篇幅相機...
或者是一台Nikon Df 相機的錢都可以買一台A7全篇幅相機+ZEISS鏡頭搭配,實在不懂賣點在哪?
講難聽一點Nikon Df 的售價省下一半都可以買自家的D600,D610或是C家的6D 價格以及便利性來講都遠勝Nikon Df


只從表面看,你永遠不會明白的這不是你的菜啦,去買A7/610或6D吧


death0101 wrote:
數位時代不是念舊時代...(恕刪)

說真的小型化不是我喜歡的感覺,我比較愛可以握住的札實手感(本人手掌很大)
至於價格平民化sony這點真是好樣的給一個讚
別人笑我太瘋癲,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 無花無酒鋤作田。
就操作界面和外觀,對於我們這種長期使用FM2, F3快20年的用家來說是很熟悉的。外觀上有FM2和F3的影子,AF操控的部分也有F100的影子。

剛帶著20年的老戰友FM2從日本旅遊回來就發現DF問世,這台給我的感覺可說是很親切呢~

要不是早買了D600,說不定會考慮這台~

有人說DF厚實,我想只要不放棄反光鏡和五菱鏡的設計,應該很難解決機身過厚過重的問題吧...
ybshit wrote:
SONY的產品不錯,為了市場願意端出創新科技,未來有機會打敗C、N成為霸主;


當重視文化傳承的人凋零殆盡的時候,是可能走到這一天.就像現在的人不要說書法好不好、連字會寫對都不容易了

allenburnett wrote:
如今看到相機廠商無法突破自身設定,卻一昧的開始拿出早已淘汰於市面的舊功能,舊設定,只打著所謂的"復刻"名號推出舊作...
感覺毫無誠意,也了無新意(單憑機械式快門線來說就是可笑之舉... 現下拍攝縮時攝影,定時拍照,自動倒數拍照等功能仰賴的是數位化的電子快門線,不明白是要復古到甚麼程度??機械式快門線??? 無言又無聊..)
要讓人花很多錢買倒退走的產品來自砸腳丫這做法,想必眾多消費者現下需求應該是寧可花Nikon Df 一半的錢買功能性更方便,更輕巧的薄型全篇幅相機...

如果廠商還是一昧不去為消費者設計一款真正符合消費者所期待的全篇幅相機,了無新意不進化不改變,賣高貴很貴的全篇幅價格,最後還是會成為相機界的新"棵達"


SONY都推出A7/A7R了,Nikon也可以選擇不跟進而推出Df來給大家唸,但是套一句名嘴胡中信常說的話:實力問題。

消費者怎麼想只有消費者知道,但我知道A7/A7R鏡頭光圈代小,價格也太貴,所以買A7只是為了手上的M頭和LTM而已,以目前FE鏡的布局,SONY在鏡頭上還賺不到小弟的錢。

希望SONY的A7/A7R真的可以好好將C、N打臉一番,未來我們才有希望買到Df無反版本,最好還是沿用舊的S接環,然後轉接G鏡一樣神速,至少內嵌式相位對焦技術在Nikon 1系列上算是成功的。
kingliaw99 wrote:
就操作界面和外觀,對...(恕刪)


是啊,不知Liaw兄有沒注意到,這台電池室開口方式和F100是相同的,這種轉鎖只有少數高階机上才有;除了防護性好之外,最主要是:它同時也是SD卡取放的地方,免除了所有中階机在右邊開門、貼皮只能到一半的尷尬~~這台前後覆皮是接續的,所以只要不配太粗太大的鏡頭,握感和平衡感應該是很不錯的!
jenhoxen wrote:
是啊,不知Liaw兄...(恕刪)


哈哈,謝謝jenhoxen兄說明,剛收假回來忙著處理堆了幾天的工作,偷偷轉台,發現DF太興奮了,沒來得急仔細看。回家再慢慢follow關於DF的樓~
美的像鐘樓怪人可愛
壯碩如綠巨人浩克線條

愛死了這價格

jenhoxen wrote:
當重視文化傳承的人凋零殆盡的時候,是可能走到這一天.就像現在不要說書法好不好、連字會寫對都不容易了


攝影普及之後,數位相機產業會慢慢變成規格與外型的戰場也是不得不的趨勢,各家大廠推陳出新、各有特色,當然也有各自支持的粉絲不時互相攻略。

小弟認為pure photography的意涵,在於現在的攝影已經太偏向規格戰,要機身鏡頭輕薄短小,要感光元件大,價格上又要老板跳樓,昔日所注重的人機一體與信賴感都已經很少見。

有的相機,生命週期一過就注定成為歷史,就像小弟從來搞不清楚SONY出了幾台DSLR和NEX一樣,因為A7/A7R一發表,連A99這種頂級機都好像失去了關愛的眼神一樣,E接環頓時成為顯學,當然這是SONY的特色,沒有包袱,自然不用考慮包袱會怎麼想。

Nikon呢?你看它很笨重,DSLR賣不贏Canon,無法也賣不贏SONY和M43,但問每一個攝影人,生命中對攝影的啟蒙或是陪伴貢獻最多的相機是什麼呢?Nikon卻可能榜上有名,F機身與鏡頭可能也如數家珍。

創新之外,傳承也是必須,不讓攝影淪為代工廠的思維,也許是pure photography的用意吧。
有相機以來規格戰一直都在,不論快門的速度,過片的速度等等,nikon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