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ykafka wrote:
在FF機上記錄成1個點... 沒有手振紀錄
在APS-C紀錄成2個點... 於是產生手振的紀錄...(恕刪)
請問一下,當把APS-C拍到的這張照片如果做50%的resize
那那被紀錄到的兩個點會變怎樣??
(其實 resize 不只是 re-sampling(重新取樣) 而已,還有牽涉到演算法(如把四周的rgb資訊權重加進來))
(所以 resize 時會問你要用哪種engine)
1. 如果單純考慮 re-sampling 的話,50%的resize便會把其中一點給ignore忽略掉,
所以可以得出一張比較小(1/4面積),但卻沒有手震紀錄的照片。
那你把這張照片拿給別人看,即使他用100%的解析度觀看這張resize過的照片,
還是看不出任何手震的痕跡。(請注意:他已經符合定義中100%觀看的條件)
但是依照理論派的定義,這張照片在拍攝下來的當時就已經判定為一張有手震的照片了。
因此會有一個謬誤的結果產生;在一張判定拍攝時有手震發生但卻完全看不到手震紀錄的照片。
(你能說resize過的照片 就 不是照片 嗎)(對觀看者來說後面那張照片就是原圖)
舉這個例子只是強調 CoC (or 最小可辨識單位)(or 最終觀看尺寸)(or resize)(or whatever)
的確是發生了影響。
2. 或許有人會說 resize 的演算法也會影響,使得縮小50%還是會看出手震的線索。
沒關係,那我們就 resize 成 30%? 10%? 演算法的影響還是有個極限,
總是能轉出一張照片能把 2pixel 手震紀錄消失不見的。
--
a. 另外能請哪位仁兄在跑步時用小黑五在1/200秒快門下驗證安全快門的定義?(安全快門是絕對數字還是機率下產生的數字?)
b. 另外防手震機制是先偵測到位移才來做補償的,沒有防手震機制是能未卜先知的,這點大家都忽略掉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