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發表】Nikon Z7/Z6搭載5軸5級防震、4570萬畫素、493對焦點、同時推出4顆鏡頭與FTZ轉接環,Z7機身售價12萬新台幣!


cwmmike wrote:
支持d鏡就要內置摩...

同意
全幅新無反不輕巧就很難拉新客戶了
以前單反數位化時有理由保住舊客戶
2018年更有理由培養新用家入尼康
長江後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換舊人
cwmmike wrote:
過去一個月來每星期...(恕刪)


同意1、2點,不過第3點“Dpreview都說了等同甚至有時超越原生Z鏡的表現“

這點我持保留態度,在s上轉接c鏡有時會超越在c上的表現,是因為取決於機身的性能,例如有聽過用a9轉接c 24-70比5d3快,是因為5d3的對焦能力遜於a9,而透過轉接環去轉接在對焦性能一定有限制,例如:對焦範圍的縮減、低光的合焦能力、連拍的數量…而FTZ目前很少相關資訊,已知的是轉接後防手震由5軸變成3軸,從這點來看應該很難說等同了原生鏡的表現了,雖說這點應該算在機身上面,只是拍照終究還是機身+鏡頭的結果。

且z環原生鏡頭目前是這三支

24-70mm f4S鏡頭:NT$36,735
50mm f/1.8S鏡頭:NT$22,491
35mm f/1.8S鏡頭:NT$30,737


nikon沒有24-70mm f4規格的鏡頭,剩下來兩支是af-s 50/1.8g和和35mm f1.8g
這兩支平價鏡轉接後對焦速度/合焦能力能超越高階的s line,我是覺得可能性真的很低

但身為一個曾經從d70開始一路走到d5的nikon老用戶,想想11年前初次發表全幅d3+d300的盛況,還有第一次看到d3 iso25600間諜照的驚為天人(我還記得好像是一個吹撒克斯風手),我也很同意這次的新機在存儲裝置的xqd單卡與電力續航都相當出人意表,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使用者的需要,大概有什麼商業上的難言之隱吧。
王小白2513 wrote:
如果說是定位在專業用戶,雙卡與續航很基本;如果是定位在試水溫或業餘愛好者,那這定價......(恕刪)
Carl G. Jung wrote:
全幅新無反不輕巧就很難拉新客戶了
以前單反數位化時有理由保住舊客戶
2018年更有理由培養新用家入尼康
長江後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換舊人...(恕刪)

N板向來前輩高手專家雲集,就前幾天N版上,諸如:

無疑Nikon總是先推專業旗艦機種、一出手就是經典、按往例是先行的先死後來的居上、老尼就是能整合出比別人優秀的相機..這類名家高手的經驗高論頭頭是道滿天飛呢..怎麼現在都不見了???

前面好像有人問沒看到電池手把

日本官網有寫電池手把開發中,發售時間未定

https://imgur.com/a/hElifSL


https://www.nikon.co.jp/news/2018/0823_mirrorless_01.htm


另外日本官網比較多東西可以看
http://www.nikon-image.com/products/mirrorless/lineup/z_6/
氣勢可比當年Nikon 1 V1,反正我Nikon就是專業,管別人怎麼做怎麼賣。
聽說 免費送轉接環給F口 是嗎?
300張續航力太弱了吧!
單XQD也太不人道了
675公克 還是重呀⋯⋯

widther wrote:
N板向來前輩高手專...(恕刪)


看完你的吐槽我笑噴了!
這次Nikon真的栽了⋯⋯害我很認真的看發佈會和參與討論,結果越挖越發現吐槽點真的不是普通的多,雖然有幾個優點,但是餘不掩瑕,犯的幾個錯都是挺關鍵的...
尼康終於出招, 很期待Canon 會不會端出牛肉來對抗....
常懷一顆攝影"心",處處都是攝影"眼"

ki_min wrote:
讓Nikon一舉站...(恕刪)


請問大大
原本 VR的鏡頭
接到機身上
五軸防手震
會產生怎樣的效果呢
還是....鏡頭的VR功能要關閉呢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