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測試(該階段測試設定快門1/80秒、光圈F/5.6、影像品質:標準、JPEG壓縮:最佳品質)每次連拍約15~20秒,再由這些照片中之計時秒數及張數計算平均每秒連拍張數。
首先用讀寫速度為45M之32G記憶卡
1. 45M 1.3X ISO FIX r19 6.3張 (5.4秒後卡彈持續r0每秒只3.2張)
2. 45M 1.0X ISO FIX r14 5.7張 (3.5秒後卡彈持續r0每秒只2.3張)
改用速度讀為95M寫為90M之32G高速記憶卡
3. 90M 1.3X ISO FIX r19 6.3張(3秒後維持r16無卡彈每秒皆6.3張)
4. 90M 1.3X ADL ISO FIX r19 6.2張(3秒後維持r16無卡彈每秒皆6.2張)
5. 90M 1.0X ISO FIX r14 5.7張(3秒後維持r10無卡彈每秒皆5.7張)
輸出設定為RAW檔
6. 90M 1.3X ISO FIX r6 4.5張 (2秒後卡彈維持r0每秒只2.5張)
7. 90M 1.0X ISO FIX r5 4張 (1.5秒後卡彈維持r0每秒只1.3張)
以上測試初步結論如下:
一、 寫入速度為45M之記憶卡在連拍幾秒後就會卡彈(暫存緩衝區維持r0),造成每秒連拍只2張或3張,但若改用速度讀為95M寫為90M之高速記憶卡,則1.3X 模式只JPEG輸出可維持無卡彈每秒皆6.3張,可持續一直拍下去,但若為輸出RAW檔,即使用速度寫為90M之高速記憶卡則2秒後還是會卡彈,每秒連拍張數會減半,所以說高速連拍時,的確不適合設定輸出RAW檔。
二、 連拍時使用Active D-Lighting設定,對連拍速度亦是幾乎沒有影響。
上述測試連拍於1.3X DX模式,每秒無法達7張,亦是覺得蠻疑惑,依手冊第58頁所說好像有數項限制要避開才可以達到每秒7張,於是決定進行第二階段測試:
1.這次首先將電池充滿電,快門設1/250秒,ISO自動關掉,VR防震也關掉,影像品質:基本,JPEG壓縮:檔案大小優先,影像檔案大小:S,模式使用1.3X,只JPEG輸出。這麼小的檔案輸出(約550K),暫存緩衝區維持r99,這次數據的確就非常準確達到每秒7.0張(第一張計時器顯示10.3秒、快門數:5784,最後一張計時器顯示20.3秒、快門數:5854,連拍10秒70張快門數就這樣飛掉)。
2.該次所有設定同上1.,只是把影像檔案大小改設成L,這時可發現最大暫存緩衝區剩r47,也連拍10秒(快門數又快速飛掉),這次檔案 (約1.5M) 輸出暫存緩衝區降到r45就維持不動,這次數據每秒6.96張。
3.該次所有設定同上2.,但增加把影像品質:改為標準,最大暫存緩衝區變為r26,也連拍10秒,檔案 (約4.3M) 輸出暫存緩衝區降到r22就維持不動,這次連拍數據每秒6.91張。
4.該次所有設定同上3.,但再增加把JPEG壓縮:改成最佳品質,最大暫存緩衝區變為r19,也連拍10秒,檔案 (約6.2M) 輸出暫存緩衝區降到r15就維持不動,這次連拍數據每秒6.84張。
5.該次所有設定同上4.,但再增加把VR防震打開,最大暫存緩衝區r19,也連拍10秒,檔案輸出暫存緩衝區降到r15就維持不動,這次數據每秒6.78張。
6.該次所有設定同上5.,但再增加把ISO設定為AUTO自動,最大暫存緩衝區r19,也連拍10秒,檔案輸出暫存緩衝區也是降到r15就維持不動,這次數據每秒6.5張。
7.該次所有設定同上6.,但再增加把快門設1/60秒,最大暫存緩衝區r19,也連拍10秒,檔案輸出暫存緩衝區也是降到r15就維持不動,這次數據每秒6.4張。
綜合這兩階段總結論如下:
一、 記憶卡務必要用速度寫入為90M以上之高速記憶卡才不會發生卡彈情形(暫存緩衝區降至r0) 。高速連拍時,不適合輸出RAW檔,即使用速度寫入為90M之高速記憶卡,也會卡彈。
二、 連拍時ISO設定為AUTO或Active D-Lighting設定開啟或快門只要不是慢速快門,對連拍速度影響很小,這些就算合計也不到0.5張,可放心使用。
三、 影像品質、JPEG壓縮、影像檔案大小(S、M、L)只要不是RAW檔,對連拍速度影響也很小,都不到0.2張,也可放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