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元件內藏對焦點的方式 ...若是用在 OVF 上:在對焦片上內藏對焦點,這樣子是否可行?相信,那些「壞點」應該不會太大吧!這樣一來,問題是...1. 不需要原來的對焦模組了!2. 錄影時沒辦法用!(除非做成半透明反光片)3. 對焦片就固定不能換了...
k13080215 wrote:如果Nikon不怕打到自己就不該用這麼小的感光元件應該學學SONY用APS-C的大小 +1不然用43的大小也行反正底片機時代135相機大家的片幅還不都一樣(我知道還有半格機啦)跟C/S家比NIKON比較有"不要影響現有產品線"的心態不論是當年從手動轉自動對焦或是AF轉AFS都看得到這種斧鑿痕跡不能說這種心態是好還是不好不過如果當年如果CANON怕打到自己的FD就不會有EOS系統了
futureli wrote:市場競爭不是這麼簡單...(恕刪) 寫得很好~~~~不過可能輕忽了人的腦袋.再一個位置待久了總是會變笨的道理..有些事..底下的人或許都知道行不通...可是決策者不一定會這麼想..
lml640707 wrote:不過如果當年如果CANON怕打到自己的FD就不會推EOS系統了所以我覺得反而是CANON會推EOS系統的EVIL直接幹掉自家低階DSLR 無名小卒想怎麼搞都行,因為他沒什麼可以失去的。王者是不能這樣搞的。
ybshit wrote:無名小卒想怎麼搞都行,因為他沒什麼可以失去的。王者是不能這樣搞的。 印象中EOS系統出來的前一年(或前幾年)CANON的FD系統單反銷售量已經跟NIKON F系統平起平坐了當年的CANON可不是沒有東西可以失去的無名小卒當然你說的狀況用在SONY跟m4/3是適用的
chowe wrote:看來可以漸漸拼湊D4...(恕刪) 這個73點AF系統是把AF感應點做在感光元件上(會吃掉原本的感光點,NIKON可能是用軟體運算的方式補插間)D4有沒有?我覺得要看NIKON的技術了如果AF感應器可以像1系列片幅那麼大的話也許有機會
diffusionless wrote:那個是根據使用者消息...(恕刪) 補充一下相位差AF可以偵測要對焦補正的方向以及量,一次到位對比式AF則沒有辦法,而且會過頭再拉回PANASONIC是利用「震動」的技術讓鏡頭運作對比式AF偵測的間隔/速度提高
感光元件內藏相位對焦與錄影功能還滿令人錄影中可全畫素拍照也不賴~(也許只做1000萬畫素的用意在此)等著看更多高ISO實照再來決定....感光元件整合相位對焦要是用在DSLR上,錄影對焦就應該可以跟SONY的DSLT一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