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3S 與 DX Micro 85mm 發表

正好在煩惱該購入哪款微距鏡,DX 85mm Micro就亂入了。
順手做了張圖表。(希望不會太小)


初步覺得有幾個優點
1.輕
2.有VR
3.有全時手動(據說,微距時手動反而好用)
4.內對焦(對焦鏡身不伸縮,不會嚇到小蟲)
4.口徑小可挪用KIT鏡的UV(是的,小弟)
5.售價便宜(DX鏡好棒啊)
6.圓形葉片
7.很驚人的MTF(看起來,比105 VR)

看過幾個網站,WORKING DISTANCE也是微距鏡很重要卻很容易被遺忘的因素
畢竟距離太近,一方面容易驚動被攝物,另一方面不好補光....
可參考這篇文章
AF-S 60mmhttp://kenrockwell.com/nikon/60mm-afs.htm#wd

AF 60mm http://kenrockwell.com/nikon/60mm-afd.htm#wd

以上都是紙上談兵(本人完全無微距經驗),效果究竟如何,一切就等板上能人的分享吧
yilieye wrote:
以前的f100、f5、f6,不過3、6萬
現在的d700、d3,動不動就8、13萬
這段期間,人民的購買力事實上並未相對的提昇
也就是說全幅的相機變貴了~~~...(恕刪)

請考慮通貨膨脹
沖洗 輸出也要錢
數位機還能馬上看到成果

然後各地區所得提不提升 不是相機廠在管的
victor hsu wrote:
請考慮通貨膨脹
沖洗 輸出也要錢
數位機還能馬上看到成果

然後各地區所得提不提升 不是相機廠在管的


一、通貨膨脹美其名是經濟發展的副產品,其實質呢……有一些說法是:政府奪取人民財產最有效的工具、讓人民誤以為有錢的魔幻湯……這牽涉到太複雜的經濟學原理,就不談了。基本上物品的價值確實要考量到通貨的問題,但我的重點在「人民的購買力」與「自我需求的發現」。當然,這也跟相機廠管不管各地區人民的所得無關,請不要扯遠了!

二、要看到成果
底片機要厎片、要沖洗、要輸出,好一點的相本(以上,都要錢)
同樣的,數位機也要記憶卡啊?lcd也要買保護貼(也是要錢!)
多少而已!看你怎麼用!
(一樣都是電腦看,二者的花費其實差不多,差在「方便」)
chocobo0823 wrote:
正好在煩惱該購入哪款...(恕刪)



TAMRON的60MM F2有兩片大型LD鏡片,相當於ED鏡片


這顆鏡頭依然維持TAMRON微距方面強項,表現不俗喔!
DX 85mm Micro怎麼看都是很奇怪的定位?感覺推出來是要來分食105與60 micro的市場

怎沒想過推出200 mm這等級或推一隻有創意的焦段,如30mm 可以拍帶景生態照.畢竟105vr
在很多時候還是短了些.若是花花草草,或許60mm或以下就足以勝任了.

nikon最近推出來的鏡頭,真的很詭異.不知有沒做市調?


秀一張25mm拍的生態照,可以帶些環境,粉棒的~~~~~


http://www.wretch.cc/blog/j640120
我越想越覺得....
D3s這台相機是針對新聞記者設計的

強悍性能配上1200萬畫素?
1200萬對單眼玩家來說可能有點少
不過對於報社發稿甚至雜誌社...1200萬裁切完都夠用了....
以前機皇也只有600萬
歌手宣傳稿還不是照樣發?

低畫素密度看似缺點
但換來的是恐怖的高ISO....竟然破10萬....(退一點5萬多應該堪用吧=_=?)
配上VR大砲就是超級狗仔!
車窗隔熱紙上挖一個圓洞...

周董~帽子記得戴低點

早期分的細
常常看到同一家出三個 文字記者 平面攝影 ENG攝影
現在常常縮編
一個人拿DV錄影機搶畫面
另一個人左手把錄音筆"捅"過去 右手相機狂按
嘴巴還要問一些沒人會回答的問題
弄完上車立刻抱著筆電寫稿
照片聲音文字稿一起用3.5G直接發回公司

現在好啦~連錄影也像樣了
一個記者抱台D3s
先拍兩張平面
變態ISO連閃燈也免了
然後相機裝個指向MIC開始錄影...開始提問....

手上同時有電視台和報社的大老闆
又可以準備裁員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