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a6136 wrote:
感謝分享...我借用...(恕刪)


用APS的話,Nikon鏡會吃香很多,不過像小弟用的是D700,T70-300則會較好用^^
簡單整理一下N在邊緣輸的數據

70mm光圈全開時
30lpmm(-5%),50lpmm(-10%)

200mm光圈全開時
10lpmm(-5%),50lpmm(-5%)

300mm的部份,中央及邊緣都是贏
這圖的解讀法跟mtf不太一樣,別誤解了
fake802 wrote:
簡單整理一下N在邊緣...(恕刪)


70mm 跟200mm T鏡光圈全開在50lpmm全贏

比較驚訝的是

200mm端,如果看圖
可以看出當coner full open時到達72lpmm時
N鏡連60%都不到,T鏡卻是70% contrast,這一點倒跟樓主說200mm T鏡輸很多剛好是相反的晴況
就算是中央部份,T鏡光圈全開72lpmm時,仍有約75%,而N鏡的中央光圈全開則drop到65%

N鏡在200m時,不管中央或邊緣,當line pairs到更密時,contrast幾乎都輸10%

70mm端很明顯N鏡中央畫質較佳,72lpmm時仍有85%以上的水準,但要縮光圈
光圈全開時,T鏡邊緣在72lpmm時明顯勝出,但中央畫質兩鏡則相當

也就是說70-200這部份以這數據來看,T鏡銳利度是明顯勝出的

300mm端光圈全開,N鏡表現則相當優秀..但是差距都在5%以內,T鏡輸得很少

所以整體要比銳利度,T鏡明顯是贏家,特別T鏡在70mm光圈還比N鏡要大一點..

不知小弟這樣解釋正確嗎?

前面我說中央畫質是引用的是原文:

Its (Nikon 70-300) weakest point is at the wideangle end on the coners, but even then it is good. The Nikon lens is sharper in the middle of the frame, but cannot quite match the Tamron optic at the corner of the frame.

FYI.

fake802 wrote:
簡單整理一下N在邊緣...(恕刪)


70mm光圈全開時

30lpmm(-5%),50lpmm(-10%) ==> N鏡輸



200mm光圈全開時

10lpmm(-5%),50lpmm(-5%) ==> N鏡輸



300mm的部份,
邊緣
30lpmm(+5%)
中央
50lpmm(+5%) ==> N鏡贏

其它沒寫的數據都相同,都是比光圈全開的畫質,這樣寫對吧^^
大龍1235 wrote:
今年11月不是還沒到??

tracer1000 wrote:
2010年11月還沒到,樓主就提11月的review出現了?
..........
小弟在美國......

上面兩位一位可能住台灣,也許不知道國外雜誌經銷方式;第二位住在美國,但可能沒訂雜誌、或是很少注意到書報攤和書店中的雜誌。住在美國的朋友不妨十一月中去書報攤走走,看看是否就可以買到+二月份的雜誌;依訂戶的居住地,收到雜誌的日子可能更早。

另外,不太懂SQF的朋友先不要太武斷,請先弄清楚SQF的目的再批評好嗎?我找不到中文的文章,但Imatest中有此功能,它的網站有一篇不錯的介紹在此,請特別留意SQF和MTF的比較部份。Pop Photo(目前最大的紙本雜誌)使用SQF幾十年,如果測試比不上一個玩家隨手拍,它的鏡頭測試早就被人批到不會用了。
前幾天才幫朋友買一顆18-270mm
在NEWEGG上有10%OFF再加上150 Rebate
算一算18-270大約420左右就有了
朋友才剛開始玩所以想說直接買顆18-270來用
過段時間再來升級

冼鏡光 wrote:
上面兩位一位可能住台...(恕刪)


sorry,小弟住美國仍有訂一些雜誌,確實有些雜誌會提前release下一個月份
但並非都如此
PC magazine你現在看得到11月份的嗎? 我訂Zinio 的PC magazine,11月號的還沒進我的ipad呢^^

我在第二篇也提到了maybe某些雜誌會提前release,乍看日期,本來就會對時間感到奇怪,這應該是很正常的事

跟住不住美國應該沒太多關係^^!!

此外有人"批評"SQF嗎?

各雜誌都會有評比,多看多比較,不是壞事,不是嗎?
對了

就跟許多人愛拿dpreview的雜訊來比相機的高ISO

當兩個產品要靠這些圖表跟資料,才能看出高下時

其實是十分可笑的事,因為眼睛分不出差別,那還叫差別嗎?

與其這樣看,T鏡在美國,便宜20%,這才是我選它的主因...同樣好的東西,我不會因為它掛Nikon就會多付一百多美金,因為這20%的價差才真的是我能感覺到的,能讓我們多一顆50mm F1.8呢,呵呵
tracer1000 wrote:
但並非都如此

PC magazine你現在看得到11月份的嗎? 我訂Zinio 的PC magazine,11月號的還沒進我的ipad呢
..........
我在第二篇也提到了maybe某些雜誌會提前release,乍看日期,本來就會對時間感到奇怪,這應該是很正常的事

既然您知道會提早收到雜誌,但又懷疑(或問)pop photo在10月出11月的rewview,是不是有點怪?再說,愈大的雜誌就愈有可能提早時間。PC Magazine嘛,我早就把它停了,我可是從創刊號開始的第一批的訂戶、看了20年左右(記不清多少年了),現有的版本已經沒多大看頭、從大眾變小眾了。

tracer1000 wrote:
此外有人"批評"SQF嗎?

沒有嗎?也許我們讀或寫中文的理解力不同吧。

tracer1000 wrote:
各雜誌都會有評比,多看多比較,不是壞事,不是嗎?

當然不是壞事,但弄清楚評比的基本目的後再比較才有意義,沒弄清楚就應該多問多看,再發表意見,這是學校裡都教過的,而且也是最基本的網路禮貌,不是嗎?

tracer1000 wrote:
當兩個產品要靠這些圖表跟資料,才能看出高下時
其實是十分可笑的事,因為眼睛分不出差別,那還叫差別嗎?

問題是您的眼睛看不出、並不表示他人也看不出,您不在意也不表示他人也不在意。所以,這一點都不可笑。


tracer1000 wrote:
與其這樣看,T鏡在美國,便宜20%,這才是我選它的主因...同樣好的東西,我不會因為它掛Nikon就會多付一百多美金,因為這20%的價差才真的是我能感覺到的,能讓我們多一顆50mm F1.8呢,呵呵

這是您的選擇,但並非其它人都這樣想。Bill Gates掉了100元對他而言幾乎沒有損失,但窮人或失業人士掉100元可能就是一到兩個星期的飯錢,就這麽簡單。所以,有人會為了提高一點解像力而多花費好幾倍的錢,這些人能否從圖表中看出差異我不知道,但他們之中一定有有此能力的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