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iffusionless兄:一個小小建議, 您的整理表格中關於D1的畫素部份, 能否直書2.74M呢? 畢竟實質上是接近3M, 若按四捨五入法則就是記為"3M"了.(當然,因為實質未達,以修史的觀點來看要有所區別)D1所處的大環境是300萬世代, 它只是起步稍早一點, 也許因為那個時點可用製程的關係, 有效畫素比晚出來的Canon30D或FujiS1少一點, 但兩者實質的解析度與出圖大小差距並不是200與300萬等級的差別.D1X的5.47M個人覺得也是以如實顯示為宜. 因5.47在[捨]和[入]的中間點, 無論退或進位都不能反應數字要帶給觀者的確實信息. D1X所代表的是6MP世代中Nikon的對策, 同樣是"大環境值打9折", 如果記為5MP, 很容易被下一位直接引用者以"僅達大環境水準之8成"看待/評價.-----------------------------------------很同意D兄[D4的畫素要看Nikon打算把ISO訂到多少]的看法.之前小弟有拙文推測, D4將是基本架構不弱於D3S的24MP機種(就是有D3S的全部表現但畫素為24MP),對焦點將增至79點(受限於副反光鏡面積無法比51再double), 乃是基於Nikon產品歷史以及與莫爾律吻合度所做的判斷→從D兄的統計資料也可充份顯示, 1. Nikon旗艦每一代的AF點數都比上一代多一倍(以上), 2. 每一代的旗艦crop中央出來, 就是上一代旗艦, 3. 每一代高畫素機種crop中央, 就是高速度機種(包括連拍張數)~~只可惜到目到為止尚不能透過[畫素合併]提高ISO,達到真正[雙機合體]的境界 個人認為, 預測規格除了看本家歷史還要參照對手動作; 日前有C家的rumor出來, 說5D3是28MP, 由於現在的rumor很多都在後來證實為正確, 而且兩年前24MP也是歷盡艱辛才推出的,這兩年當中除A850外並沒有其他類似規格的costdown產品, 估且認定CMOS發展到這裡確實有道很高的門檻還不能輕易跨越, 明年即將到來的旗艦改款, 高畫素機種有可能畫素不能翻升一倍, 將以可用ISO提高2倍取代.眼見為實, 由既有產品D7000所透露的訊息是:1. 新一代APS畫幅裝入16MP畫素, 高ISO表現大至可與前一代12MP FF雷同.(假設D7000只有12MP, 在Expeed2運算之下可能與D700畫質極為接近; 反之, 若給予更強大的運算能力--如D4要用的CPU,就可以把16MP的APS解譯到如同D700的純淨度)D4一定是FF的, 所以至少能把16MP的ISO拉到10萬--這樣的規格與D3S太接近了吧! 所以,畫素如果就是16MP(歷史告訴我們, Nikon每一代只有一個主流畫素, D300/D90/D3都是同一12MP),在ISO上必然還會拉高1~2級,也就是可望達到40萬.(Pentax那個APS達到512000不是玩假的, 同樣,參考歷史, P/N兩家很多地方思維--著力點相似)**但是, 歷史告訴我們, 把新產品規格定得和對手現在的"當紅炸子雞"相同=等著被巴死~~當年D2H仿效1D的4MP/8fps事件是血淚教訓, 現在1D4已經是16MP了, 明年的D4還能只有16MP嗎? 時差2年、片幅更大, 只增加2格感度(假設ISO來到40萬)能不能杜天下人攸攸之口? 值得深思!!2. 新一代AF系統必有進化, 但幅度與方向暫時還無法掌握.
jenhoxen wrote:To:diffusi...(恕刪) jenhoxen 兄:CANON給NIKON最大壓力,應該是在對焦靈敏度部份,這裡十字對焦的靈敏度會是比較有優勢,所以估計應該會先往全十字方向,要擴充對焦範圍是應該是會要等整個鏡頭群都更新AF-S,所以估計至少應該是D5時期!畫素部份,CANON 1D給的壓力太小,也就是就算NIKON隨便作16-18MP就可以在ISO以及FF的全功能性這些都有優勢!1Ds4已經超過3年到現在都還未出生,他如果是30MP以下,NIKON應該是會慢一點把畫素推高!不過,按歷代高速機進畫模式,D1H到D2H時,D2H是和前代高畫素D1X相當畫素等級,D3是和高畫素D2Xs畫素相當等級,所以D4和高畫素D3X畫素相當等級也是很合理!同畫素感覺也只也這個世代有,其他世代也是各種畫素都有,所以規律性沒那麼高!
diffusionless wrote:同畫素感覺也只也這個世代有,其他世代也是各種畫素都有,所以規律性沒那麼高!...(恕刪) 這個規則性其實在D1、D2世代都是有的, 這也是小弟催毛求疵要求diffusionless兄把2.74及5.47如實表列的原因(才能進行統計必須的"標準化"動作)D1的世代, 高速3MP、高畫素6MP→D2世代高速6MP、高畫素12MP→D3世代高速12MP、高畫素24MP!D1的2.7M、D1X的5.4M, 都是該世代標準規格打九折,可視為等同主流規格(屬於先導型產品,主流規格在其後才成形) 這時期產品線尚未成熟, 其他對手產品如D30、S1及D60、S2各為3M、6M. 本廠唯一非專業級產品D100亦為6M,可分別視為與D1H、D1X(畫素)同級.D2時期主流規格明顯是6M(D70、D50、D40、D60)及12M(D200*、D80); D2H及D2Hs如我前面所說, 未跟上主流的脈動而成為失敗的作品(4.2MP為6MP的七折差太多啦!), 因此[僅佔位而規格虛懸],做統計時應將其剔除!* D200的1.1MP也需標準化D3時期由於產品成熟度高, 就很明顯APS一片+FF一般級一片(12MP)、特高級一片(24MP)準D4時期先發的D7000如果代表一片成熟CMOS產品將要帶領往後兩年, 那就是16MP+32MP的世代了!
d7000的對焦系統應該是D4世代(D3.5?XD)他的型號代碼Muti-CAM4800比D3S和D300S的3500還高.... (這好像是第一次,中階機會超越同時代旗艦機!)而且測光是2016區分區,比D3S高了一倍,完全的以下犯上, EXPEED又是第二代是NIKON拿D7000測試新系統
jenhoxen wrote:To:diffusi...(恕刪) 我想NIKON應該會把D4定在1600萬,我是認為D400也會是在1600萬(D7000的CMOS加上微距鏡片小改吧)以NIKON D3/D300 D3S/D300的慣例, DX和FX旗艦機的像素都一樣...除非NIKON有打算再拼高D400的像素,但我想沒什麼可能, 制程沒突破,再塞會變成什麼樣像素這個問題應該不大,因為要拼象素,NIKON有D3X早就勝出了,2450萬像, 要再拼就等D3X後繼機 - D4X直接買SONY的3000萬像FX CMOS優化就可以. 其他都是D4的料子, NIKON專心D4,然後一年後再推D4X即可D4/D400的賣點應該會在全新的4K系對焦系統和2K區測光系統,雙CF卡讀寫速度提高兩倍, 內存增加和1080P H264的支援OVF可視度和LV對焦相對D3S會有一定幅度提升
diffusionless wrote:紅色是代表入門機的世...(恕刪) 謝謝diffusionless兄的解說,這讓我更喜愛Nikon產品...從老一輩接收第一台FM2至今,到數位的d80...從沒給我壞過,我真Lucky
NIKON的下一步嗎?我覺得可能是出新的鏡頭群吧,再剝消費者一次皮~XD現在D3100,D7000強調的錄影全時自動對焦在會把鏡頭馬達運作聲錄進去的情況下,其實沒有他的實用性這不是改機身韌體就能解決的,最快的就是再搞一個次系統,啥NIKON Q的可以跟前一陣子的電子ZOMM IN ZOOM OUT的專利作聯想不過這是險棋,如果弄得不夠好,消費者未必買單,因為市面上已經有更多更好的系統可以選了NIKON再搞一招這個,沒有舊有龐大鏡頭群綁住舊使用者站在平等的立場上跟市面場其他對手競爭,能不能吃得開?這也只有天知道~不過我是比較擔心的,比顏色比不過OLY,比電子花車比不過SONY,比觸控也未必能勝PANANIKON失去引導市場趨勢的先機後,現在要急起直追,會辛苦萬分更不用說LV的對焦速度,還是差無反光鏡的系統一截了以性能來說,D3系列的機體都已經很夠用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是可以不過有多大實質上的意義?那就很難講了!再把ISO拼上去?我覺得倒不如把低ISO的畫質更加進化比較實在~如果能把ISO3200的畫質維持在跟ISO100差異不大,我覺得會比把ISO拱上204800來得有意義否則只是演算法上的改變,抹的比較好而已,一用LR開檔案就原形畢露,其實沒啥用除了硬體上的問題,NIKON更要面對自己軟體上的問題就色彩管理這方面,NIKON是屬於後段班的,每個世代的機器顏色詮釋都不一樣這是很令人困擾的一點,每換一次機器,先前的使用經驗就要歸零再來過如果NIKON能去跟FUJI取經或是花些錢解決一下問題,我想會好很多現在NIKON面臨的挑戰,已經不只是傳統DSLR上的軍備競賽了要如何面對銷售市場上面對其他體積更小,性能卻突飛猛進的無反光鏡系統才是現在的課題執著於傳統性能軍備競賽,結果就是把市佔率越做越小針對這方面,我還看不到NIKON實際的因應對策,就是不斷的放風聲而已D4帳面上能有多少進步?我覺得是有限,對焦點增多?畫素上升?高ISO更高?LV對焦更快?其實這都是錦上添花而已對原本已經是D3系列相機的使用者來說,能帶來多少在拍攝時的實質幫助?我想是有限!如果只是執著在現今的規格再加強,那很快就會看到死胡同了,到時後想繞出來,可是很痛很痛的~除了機身外,鏡頭也是個問題,從24-120G上可以看到,NIKON的新鏡並沒有很重視變形控制而是改用機身來後製裁切修正回來,D7000上就有這個功能或許這也是一種警訊,是光學修正到了極限?讓賣這麼貴的鏡頭還是要靠電子修正(結果就是損失畫素)還是NIKON開始投機走偏路了?這也是值得持續觀察的地方D4需要的是更深層的革命,更有意義的進化這~就看今年NIKON要怎麼表現給大家看了~如果今年沒看頭,頂多再看明年一年如果明年還是沒看頭?那這市場可能就有好戲看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