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為主風景為輔的廣角鏡如何選


roachc wrote:
其實您應該租 Nik...(恕刪)


這是表示 " 用到鏡時 方恨少"



我覺得樓主也亂了!

"人像為主 風景為輔"..........未來不會上全幅怎麼會弄到去租1424呢?
我自己是很喜歡用這顆的24端來拍人像,但多數還是用來拍景!
更何況這顆是全幅鏡,當然有人會說為何不行,當然可以......錢多當然可以!

hsu4886兄說的17-55或是shao-chuan兄說的16-85才是比較符合"人像為主 風景為輔"的前提!

不用太去care跟18-105重疊,18-105可以先擱著,日後再做處置!

拍一陣子後覺得想要再廣的話,那時再考慮廣角10-24或是t124......等!

以上所言是針對"不會上全幅"而言,若會上全幅當然就做另番規畫!

瘋狂的松山老傑克
考量到『DX機身』『人像為主、風景為輔』這兩個要求

基本上像是14-24 F2.8那種鏡頭就可以優先剔除了,因為有點概念的人都知道那是顆『風景為主、人像......只有特殊拍法才適合』的特殊用途鏡頭

以這需求方向來說,原廠的17-55 F2.8,或是幾顆副廠的中焦段變焦F2.8鏡頭都是比較適合的選擇(個人只有用過舊版的Sigma 18-50mm F2.8 Macro,雖然剛買時覺得還不錯但入手17-55 F2.8後它也被冷凍了,不過相關的討論版上稍微搜一搜應該不少)

或者,考量到樓主其實已經有顆18-105可用,或許簡單入手35mm F1.8來試玩一下定焦鏡,會是個實惠又不同的選擇?(畢竟人像為主嗎,風景.......就交給18-105繼續撐著囉!)
N124, T124, T116, 這幾顆去選一下
個人覺得
N1755又是另一個不同的討論範圍了
而DX去租用N1424並不是不適合, 而是大材小用了
平安喜樂

aa86915961 wrote:
樓主都說沒有上全幅的打算

況且已經有18-105

再入手一支24 那豈不是焦段重疊

也沒有達到樓主要的廣角效果

如有錯誤請指正

恕刪)


個人覺得這是很主觀與個人使用習慣的問題,以個人經驗,就是從24mm及50mm兩隻定焦打天下的,也沒感到什麼不足,所以一點也不衝突。終究定焦鏡的大光圈及畫質,非一般kit變焦鏡可以比擬。

中壢阿州 wrote:
shao-chuan大大
這樣的話 是不是有錢就14-24
預算考量就17-55
...(恕刪)


似乎樓主對nikon 14-24mm f2.8也很感興趣,個人以前還沒敗全幅機時,我也是D200+14-24mm使用,也沒打算上全幅,用起來也感覺很好用,但最後為了嚐鮮還是上了全幅。

這隻14-24mm廣角鏡皇唯一缺點就是太大隻了(要好好考慮,要慎重考慮),焦段又短,怕你用得不習慣,所以建議你敗nikon 17-55mm f2.8會較實用(17-55mm f2.8<-------我的建議,然後把kit賣掉,或留下輕便出遊使用。)。
個人平時會帶這隻14-24mm鏡皇出門,外加一隻定焦,不過百分之九十幾都是使用廣角鏡皇拍攝的,理由是我喜歡人物帶景,所以我認為這是以人為主,風景為輔。但偶偶要拍拍大頭照也很好用。我是界定為旅遊鏡,而非人像鏡,供參考。


王靦靦 wrote:
N124, T124, T116, 這幾顆去選一下
個人覺得
N1755又是另一個不同的討論範圍了
而DX去租用N1424並不是不適合, 而是大材小用了

...(恕刪)


我覺得前輩說得很好,真的是太材小用,不過這又是價值觀問題,還沒入全幅機前,敗入nikon 14-24mm f2.8後,我的Tokina 12-24mm(T124)就被永遠冰封了,因為畫質及大光圈勝過多廣度,尤其廣角要特別重視變形問題。
深深愛上鋼管..
T124拍人其實還可以接受~~
但不要放太邊邊~~
我個人用D80+T124是還挺不錯的~

diffusionless wrote:
因為焦距是在無限遠定義出來,這時候像距=焦距!

視角是由感光元件大小與焦距決定,所以焦距也不是代表視角。

也就是50mm標準鏡視角是在35mm片幅時候成立,其他就不會是那樣!

D兄說法比較普羅大眾
其實50mm視角是鏡頭規格
都是固定的 用在ff aps-c m43都一樣
只是感光元件在後方接收的大小不同罷了
所以相等於自動裁切
hsu4886 wrote:
NIKON的17與18不代表絕對的視角
並不是17-55就比18-70廣
17-35也未必比18-35廣
另外對於14-24這支除了畫質外我實在是不予置評XD
又重又貴又不能上濾鏡
因為第一片鏡片為外凸因此稍易產生光般
如果不是要往FX發展...
選這支實在是遮騰自己XD

鏡頭規格是17mm用在任何機種都是17mm
所以18不可能比17廣
除非廠商標示或是IF焦段縮水問題
但通常IF是縮在望遠端
能否舉一些nikon原廠鏡縮在廣角端的?讓大家了解一下
hsu4886 wrote:
另外對於14-24這支除了畫質外我實在是不予置評XD
又重又貴又不能上濾鏡
因為第一片鏡片為外凸因此稍易產生光般
如果不是要往FX發展...
選這支實在是遮騰自己XD...(恕刪)

14-24用了2片ED 3片非球
來校正變形跟色散 這樣還要做到f2.8恆定 FF用鏡 專業頂級用料
不重不貴才奇怪 雖然DX用起來沒有其他DX鏡10 12開頭的廣
不過14-24不管用在aps-c還是FF還是有畫質上的優勢
photozone 給了只差半顆星就滿分的評分


PlantariS wrote:
D兄說法比較普羅大眾...(恕刪)

P兄:

您應該對這部份有所誤解!

那個是光學上定義!

視角不等於焦距,光學焦距是不會變,但視角是會隨感光元件而變化。



對於120片福來說,標準鏡頭是90mm,對於4X5或8X10等大型相機來說,標準鏡頭是150mm以上!


當初只是因為35mm使用者多,而習慣把35mm相機當作標準,所以後面DSLR時代才會有等視角等校焦距觀念。

這裡面焦距並沒有變化,只是換算成35mm世界的焦距視角對應關係。


一般大多是以對角線視角為準,可以很清楚看到是由感光元件與像距而決定,但像距一般是會隨著對焦位置而有不同,所以標示的視角都是以無限遠為準,焦距=像距。

當然真實會更複雜一些,因為鏡頭是複透鏡,入射和出射的主點(相當薄鏡片中心)是分離,像距或焦距是由第二主點開始計算。

Nikkon 24mm f/2.8
H就是主點
F是焦點
Bf就是鏡後鉅
f就是焦距
這個是在對焦無限遠狀況。











diffusionless wrote:
P兄:您應該對這部份...(恕刪)

感謝你的指導 我應該了解你意思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