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蝦米對抗大鯨魚 - 18-135 VS 18-200 越級挑戰大三元

jasonli wrote:
在廣角端的表現,這三支的表現度上都差不多,畫質17-35>18-135>18-200,但是差距很小,幾乎感覺不出來。


在廣角端的成像
我覺得18-200比18-135來得好(18-135照出來整張感覺就像打上一層柔焦一樣)

而其他焦段成像則是18-135全部險勝18-200

我的結論是
18-135的用料精簡(簡陋過頭)
但是換來
更佳的成像(是因為變焦程度不大,好控制成像吧?)
更輕的重量(少掉金屬環應該可以減輕很多重量吧 )
更多罵聲(誰叫你賣這麼貴...)

所以18-200在這場白天的戰爭之中因為優勢被抵銷(少了VR助陣)而光榮戰敗

要是18-135能夠壓在萬元之下
應該就能榮登"KIT組"方面的"超值"旅遊鏡皇了



另外

有一點小弟很好奇

如果室內人像(燈光不亮、閃燈關閉),VR真的有那麼神奇嗎?能夠怎麼拍怎麼好看嗎?
(1/5不手振拍出來的人像能夠也清楚不模糊嗎?
→也就是說每一次拍攝時,人都能在快門時間內定住不移動嗎?另外,人定住不動的極限是幾秒阿?)

如果不行,那VR對小弟而言,實質意義就不大了!(單純就是爽度問題了)







VR 功能只是輔助,在沒辦法架腳架的地方,而又非拍不可的狀況下,可降低安全快門約 2-3 級。

人定住不動,我是有拍過一張斜張橋的旅遊紀念照,當時是曝光10秒(有架腳架),人定住 10秒,雖然不是完全定住,但拍攝效果已經算成功了。
走過風雨路 嘉義到阿里山 鐵道一氣通 http://blog.xuite.net/sujaushi
就如胖胖大所講的,VR只是輔助,不是萬用靈藥

手札有針對70-200mm VR作測試,可以看得出來,
VR開啟可以減少震動,但隨時間越長,效果越減,
跟用腳架相比,還是腳架比較穩。
http://www.photosharp.com.tw/photosharp/Content.aspx?News_No=2389&Lang=0


Nikon傳統大三元裡面,它的發行日是最晚的,針對DSLR做調整也不無可能。
在Nikon的MF曲線來看,70-200mm的解像力是最高的。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lens/af/zoom/telephoto/af-s_vr_ed_70-200mmf28g_if.htm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lens/af/zoom/normal/ai_af-s_ed_28-70mmf28d_if.htm
http://www.nikon-image.com/jpn/products/lens/af/zoom/wide/ai_af-s_ed_17-35mmf28d_if.htm
http://www.flickr.com/photos/li202/
超讚的測試文!!本來還很期待18-135的說!!現在有點後悔把18-70賣掉@@
好測試 感謝分享

清楚了解18-200vr 與18-135的畫質
風大交流區https://www.facebook.com/windwithme/
有圖有真相!!
真是詳盡的測試。。。
讓小弟我看的眼都快花了。。。
一下消化不良。。

感謝大大無私辛苦的提供!!
http://photo.xuite.net/alex520.carol
有一個問題再請教"胖胖大人"

18-200的星芒是眾所周知的難看(如果有冒犯到其他愛好者請見諒)

那18-135跟他比較又是如何呢?

小弟斗膽請大大貼個比較圖,可以嗎?


18-135 這支鏡頭連同 D80 都還了,所以沒辦法拍來看,這方面就請有買這支鏡頭的網友提供一下。
走過風雨路 嘉義到阿里山 鐵道一氣通 http://blog.xuite.net/sujaushi
胖大你的圖被對岸的人盜用了

http://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398951&pagenumber=2

你在無忌應該不叫做 "覺時" 吧
最近也在考慮D80要裝啥鏡,搜尋到了這篇文,真是專業詳細的測試!給了我不少幫助。
看樣子就是焦段短些、鏡身質感較差,少了VR,但大部分的焦段範圍內其表現不算差。
不過在18mm端及135mm端,似是18-200VR成像要好一些。
而要在望遠端仍保有水準以上的成像品質,就只有小黑三了~@@

既然18-135這隻在畫質、解析度上無法勝過18-200VR,而18-200VR又多了VR及135~200這一焦段,個人覺得,如果預算夠,果然直上18-200VR是比較好的一機一鏡或旅遊鏡方案~@@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