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買50mm f/1.4G的疑問??

壓力鍋 wrote:
不是很懂您的算法,據...(恕刪)

應該要做修正!

實際上,光圈是表示焦距與入射瞳孔(口徑關係,光圈葉片口徑並不是真正主導參數。


AF Fisheye-Nikkor 16mm f/2.8D.
1
這顆魚眼鏡頭入射瞳口口徑為5.7mm,光圈口徑為13.16mm,這裡面涉及到光學設計與成像圈等關係,這也是不同焦距光圈鏡頭尺寸與光圈葉片口徑不是簡單關係。


後面小數點,大概還是得看原本鏡頭規格,大部份不會是剛剛好,不過應該是附近數字。

[(1/1.4)^2-(1/2)^2]/(1/2)^2=1,也就是F1.4是F2的一倍進光量。
[(1/1.4)^2-(1/1.8)^2]/[(1/1.8)^2=0.65,也就是F1.4是F1.8的多65%進光。
diffusionless wrote:
這顆魚眼鏡頭入射瞳口口徑為5.7mm,光圈口徑為13.16mm,這裡面涉及到光學設計與成像圈等關係,這也是不同焦距光圈鏡頭尺寸與光圈葉片口徑不是簡單關係。
...(恕刪)


是的,以前我們學的時候用兩個名稱:[前光瞳直徑]或[有效口徑],這兩者都包含鏡片因素~~是"那個洞口從前方看起來的直徑",而不是把光圈拆出來量的那個直徑

diffusionless wrote:
應該要做修正!實際上...(恕刪)

那個....
[(1/1.4)^2-(1/2)^2]/(1/2)^2=1,所以F1.4比F2多一倍進光量我可以理解,但是
[(1/1.4)^2-(1/1.8)^2]/[(1/2)^2=0.65
為什麼分母是(1/2)^2不是(1/1.8)^2?

壓力鍋 wrote:
那個....[(1/...(恕刪)

很抱歉!

打太快打錯,做好修正!

另外,個人是認為不同光圈在進光上屬於一個規格數字上差異,而不同光圈在光學設計與像差修正則是內在差異。

像是大光圈鏡頭球面像差後面是呈現次方成長,而像是像散修正保留一些邊緣失光會比較好修正...

這些部份也和對焦系統判斷等也都是牽一髮動全身。
各位前輩們~~謝謝你們提供很多資訊給我~我了解了不少
剛剛又看到一篇benqfc大的分享~我整個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2294705&last=29883967#29874102
至於我最後的決定應該是35mm1.8
因為還捨不得小朋友離開我~~QQ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