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閃燈拍照相機內部測光表的意義

小弟也想分享一下使用閃燈心得
1."直打"情況下 快門只控制背景光 閃燈出力控制主體亮度 光圈 ISO控制所有亮度
2.跳燈情況下 閃燈的光會變成跟背景光一樣 會因為快門快慢影響亮度

有錯請指正
kingliaw99 wrote:
以下根據Nikon SLR/DSLR的特性,不保證適用於其它品牌相機。
......
1.Av/Tv/P mode
2.Av/Tv/P mode
......

kingliaw99 wrote:
個人認為接觸攝影一段時間的人對於Av(Aperture value), Tv(Time value)分別代表 Aperture priority 和 shutter priority 應該不陌生。使用Av/Tv純屬個人習慣,無關Nikon有沒有提供。

您既然特別粗體標示根據 Nikon 的特性,還強調不保證適用其它品牌
卻用不是 Nikon 的名詞來專論 Nikon 的特性......您高興就好!
00334 wrote:
2.跳燈情況下 閃燈的光會變成跟背景光一樣 會因為快門快慢影響亮度

此條是否可以敘述得更詳細一點?......跳燈的範圍太廣了!

而且,除非是 TTL + FP,
閃光燈照射點(不管是否跳燈)的亮度通常是不受快門影響的。

badbughp wrote:
關於(3)縮小光圈但必須相對拉長快門(以維持整體相同曝光):
縮小光圈,會同時減少主體與背景的曝光度。再加上拉長快門,增加背景曝光度,
一增一減(背景增,主體減),背景與主體曝光度拉近光比。
以上想法,一起討論。...(恕刪)


您好,個人是將主體EV值和背景EV值分開來看。

1.縮小光圈再加上拉長快門。假設這個EV設定與調整前的EV設定是一樣的,背景的曝光結果也會是一樣的。
2.對主體來說,縮小光圈,由於TTL閃燈的原故,閃燈的出力也會跟著自動調高(正確說是延長亮燈時間),以抵消縮小的光圈,主體的曝光結果也會與縮小光圈前是一樣的。

由1.2.的結果,背景與主體的光比仍維持一致。

室內攝影維持主體曝光正確的前提下,拉近主體與背景光比的方式,1.放低快門,或是2.背景補光(例如跳燈或背景燈),3.將人往背景靠近(背景紙)。除此之外個人想不出其它方式。

您提及 "縮小光圈,會同時減少主體與背景的曝光度...,一增一減(背景增,主體減)",不曉得個人有沒有誤解,您是假設縮小光圈會減少吃進主體的閃光量嗎? 當閃燈是在M mode是正確的;當閃燈是TTL mode,則閃燈的出力也會跟著調高,以抵消縮小的光圈...


roachc wrote:
您既然特別粗體標示根據 Nikon 的特性,還強調不保證適用其它品牌,
卻用不是 Nikon 的名詞來專論 Nikon 的特性......您高興就好!...(恕刪)


原來您是在意要用Nikon 的名詞來專論 Nikon 的特性.

個人認為曝光補償的觀念無關相機的種類和品牌,都是一致的。使用Av/Tv輔助陳述純屬個人習慣。

Nikon自DSLR之後已不再支援TTL(傳統閃燈技術),取而代之的是i-TTL, D-TTL數位時代閃燈技術。您使用TTL名詞討論Nikon i-TTL, D-TTL閃燈甚至Canon E-TTL閃燈並不會因此讓人不知所謂,同樣都是泛指"透過鏡頭測光"的技術...

先前已有同好說明Nikon M mode的EV補償會影響閃燈,與它牌不同。為了避免曝光補償的觀念和品牌功能間的差異造成混謠,個人特別提醒所陳述的行為是"根據Nikon SLR/DSLR的特性"。這二者並無衝突。

個人認為回歸觀念的討論才有助於觀念的澄清和提昇...
您好
你說的沒錯。我忘了閃燈TTL模式,縮小光圈主體照明仍一致。
此時拉長快門只會讓曝光不會降低,但無法減低光比,因此(3)無效。
前面將一併更正為閃燈M模式。
感謝

kingliaw99 wrote:
您好,個人是將主體E...(恕刪)
我是攝影幼幼班
本篇討論很值得使用閃光燈的使用者詳閱
相信對於往後對閃光燈的使用時機,與機身其他參數的掌控,
會更加了解!

badbughp wrote:
光圈,iso控制主體、背景亮度
快門控制背景(環境)亮度。不想要環境光,就把快門調快。
閃燈補償控制主體亮度...(恕刪)


如果有一群人站在一起,那閃燈補償會依閃燈涵蓋鏡頭焦長範圍的特性對所有主體補光還是只對中間那個人補光?
外閃有焦段範圍。
如果是TTL模式,會自動依鏡頭的焦段做調整,控制閃光的寬窄。因此原則上會對所有主體補光。
如果焦段太廣角,必須要拉出擴散板,放寬閃光照射範圍(外閃會提醒)。

閃燈補償是控制TTL閃燈的出力強弱。

可以練習在廣角鏡頭(ex.18mm端),外閃設定不同閃光焦段,打出來的範圍。

joshwang wrote:
如果有一群人站在一起,那閃燈補償會依閃燈涵蓋鏡頭焦長範圍的特性對所有主體補光還是只對中間那個人補光?
我是攝影幼幼班

yound0 wrote:
版上大大您們好,小弟心中一直有一個疑惑,就是關於開啟閃燈拍照相機內部測光表的代表的意義,...(恕刪)


剛剛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像10幾年前的傳統 35mm 底片機都附無法調整出力的小內閃。以 35mm 這個焦段拍人來說,如果要臉部特寫(距離一米左右),開閃燈臉部鐵定爆白,如果離遠一點可避免這種問題,但就沒法拍出臉部特寫。

我試過在閃燈外加面紙,但色溫感覺怪怪的。請問版上大大有沒有其它撇步可克服這種問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