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D4 經銷通路 是否有價格聯合壟斷問題?

jenhoxen wrote:
大眾機型拼業績/人氣...(恕刪)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就算賣了也要賠錢,是像製造商不得不賣情況,否則既然賣了要賠,那又何必賣!
另外就是每次進貨的成本也不一樣,可能會出現庫存太久,出現當期售價與成本差異等。



記得不久之前替人尋問一顆AIS 28/2.8,一些店員說停產或不知道等,而都只有公司貨,先詢問榮泰開價13000元,問玖華一些博愛老店家要調貨一天也是開這樣價,永勝也要調貨一天開價12600元,相機王也是只有公司貨要從榮泰調貨但要一個禮拜開價12500元,其他比較貴就不說。


那些開價比榮泰代理便宜,是調貨來賠錢賣嗎?

記得這顆當初好像是78千塊左右,這些年來匯率或其他方面就漲到這樣高價。


單機身D300S公司貨
34888元D300s 公司貨價格略低於 D7000, 應該入手D300s嗎? 已下手取回!!簡易開箱照片
23950有關於D300s的價錢(已購入/僅此一台)
雖然大賣場的進貨成本會低許多,不過也點出一些事情。

Myalegon wrote:
就我所知道的某水貨賣的攝影包包兩千以內的可以賺五百左...(恕刪)


思考一下

你自己已經講出關鍵了,因為包包不是3C產品阿。

diffusionless wrote: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恕刪)


所以D兄對[店家為拼人氣或搶客人,大眾機型(消費熱門機)可能策略性小賠出售(如1-200),再從周邊賺回來]的說法,是同意還是完全不同意呢?(上述是小弟認為合理且存在的狀況,新機上市一開始當然不會以這個模式,但當每店都有庫存、且主客群是網路比價族時就會出現)

至於您舉的那個例子,很明顯經銷價落在12000左右啊
我只有想到

叫樓主花點錢自己開相機店

這樣要玩什麼相機鏡頭通通都有了喔

還可以便宜進貨自己用的爽爽爽
致各位前輩:早期傳統相機是真的有不錯的利潤,但在數位化並普遍性後,相機被歸類成3C產品就非專業器材而成為消費性產品了,當然通路就不止專業店家所獨佔,相對市場的販售點多了,店家為了自己的"生存"自然就出現減價競爭,至於那店家賺什麼?之懷疑是對的,只是相機雖然價高但畢竟只是販售物品的一項而已,還有其他不錯的週邊產品之利潤來補足其虧損,其實零售價格如何,市場價格這麼透明代理商也知道,所以代理商也會不定期或年度計算給經銷商一些銷售獎金來補貼其"做白工"。真的啦!相機的利潤真的沒想像中的好。.........
各位想必也知道
Sony也是規定經銷商不可以打折賣的
不然也是不供貨---這是人家的經營策略 不爽不要買

就像前陣子NEX5N大缺貨
我請熟的經銷商調貨
也是一塊錢都沒殺
因為人家缺貨, 你怎麼會覺得人家都缺貨了 調到貨還願意便宜賣你

難道你長的像梁朝偉林志玲?
為何那麼多人以為3C那麼好賺??
當你做過這部份採購才會了解事情沒想的那麼簡單~
3C商品賺的是量跟迴轉速度!!
一台公司貨的相機從經銷商到門市毛利平均7~12%
開個發票扣5%刷個卡扣2%如要分期又另當別論
那你們會問
那為何大賣場或小黃會不訂時來個九折什麼的
那是因為他們是跟經銷商談好年度數量或是一次吃個好幾K的貨
如果有達成會在後面再補經費給你
如果大量進貨結果銷售不如預期
那就會趁資訊展期間趕快賤價拋貨
省得後面新機種一出賠更多~
再來是吸引客人到賣場購買其他東西
才可以賺更多錢!
像樓主舉的D800現在連貨都沒幾台
Y拍96900比建議售價貴都賣到沒貨
你想他會便宜賣你嗎?
大賣場更不用說~
因為高價單眼不是他們主打的
一般都採取客訂一台進一台的方式
樓上也有說5D3買比建議售價便宜3900元
很簡單~請問您有拿到發票嗎?
如果沒有那告訴您~
那店家賺的比開發票賣原價的店賺的還多!
3C部份真正好賺的在配件約30~60%毛利
相機部份賺最多的在日本人~再來是總經銷~最後才是店家...

單眼相機的毛利"至少"有7-8%啦!!!要不要得到折扣.....其實是看店家願不願意少賺!!!






我這顆鏡頭才賺你200元

這種笑話~~~聽聽就好!!
不把成本誇大利潤削低~~~~怎把東西賣客人

189000的東西~~如果跟你說近貨成本11萬
你會乖乖掏錢出來買單嗎?????
我比較好奇的是
去相機店都不給刷卡
真的有差刷卡的那1%嗎??
刷卡都要另外加價

問題是 買台D4 要抱著20萬現金在街上跑
真的是很不方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