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若有DSLT進化成這樣,DSLR會大幅消失嗎?

jamistw wrote:
加了那個液晶夾層,不知道透光度不知道會減損多少光線?

如果用 LCD 原理來設計的話
除了單純的減損之外, 小弟蠻在意其它影響


維基百科 File:LCD structure.JPG


1. 在全透光時, 液晶層裡的晶體排列成與鏡面垂直
但它們還是要佔空間的, 會對通過光線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多少影響

2. 液晶層前後必需能產生電極, 得多兩層介質
實際透光率又要週年慶了

3. 鏡面跟進入的光線並非垂直, 而是帶一定角度
換句話說液晶層上下的極性控制必需十分精準, 剛好拉到例如 45 度角
太多或太少都會讓液晶裡的分子排列跟光線不平行, 減少透光率
而且在整個平面上必需盡量均勻一致... (不然會有地方偏暗)

4. LCD 多少會遇到壞點問題
現在相機裡除了 sensor 外又多一個透鏡可以產生壞點

SONY 的 DSLT 小弟心裡也是看戲成份居多
不過對於 SONY 在設計上肯創新敢投資的態度是蠻讚賞的
像近期的 D600 與 A99 發表, 一個很僕實, 一個很多 WOW factors
個人積分: 87, 不能再高了 www.flickr.com/photos/inunu

劍論山華 wrote:
若能作到這樣
那sony 的單眼就會是N,C兩家很可怕的對手,因為進到感光元件的光量就幾乎不再打折
就很接近dslr的進光量
目前有辦法作到嗎? 還是這方法有何缺陷?
隨便中階單眼都輕易達成每秒12連拍
到時n,c家被迫跟進採用,反光鏡或許會被淘汰

我先想到一缺陷:
快們時間達1/3秒以上,,這時就一直保持通電半透狀態!
以避免觀景窗看到斷斷續續畫面會錯失畫面目標物變化...(恕刪)

其實sony永遠不會是N,C兩家的對手,這已經是意識形態的問題了
而evf、ovf也只是習慣問題,對成像完全沒有影響
我30年前開始拍底片,甚至45機蓋黑布用放大鏡在毛玻璃上對焦,現在evf也用得很爽

日前試用a99,和a850比對的結果,減少的進光量已經被進步的感光元件抵銷
iso 100成像比a850還利,iso 50更不用說了,高iso也進步2級
所以sony應該不會再去搞通電變透明的方法了

固定半透鏡的好處很多,重要的除了錄影對焦和連拍快之外,對拍照最大的影響就是減少微震
拍照夠久的朋友或許曾經體驗到全幅慢速連拍的痛苦
例如低光環境的人文攝影無法用腳架,1/30連拍可能只有第1張清楚
後面的照片都受到反光鏡打板的影響糊掉了,這在dslt不會發生
鳥類攝影用超長焦也常受微震之苦,有人因此放棄全幅的畫質改用震動較小的aps-c

對dslt有疑慮的玩家等a99上市去直營店實際拍看看吧,dslt已經成熟了
http://www.facebook.com/photo.yansson

個人覺得 Sony 機身技術走的方向是對的, 例如DSLT, EVF.

幾十年後人們討論到DSLR, OVF會說那是上一個世代的東西.

再多幾年可能要到博物館才看得到.
js4042 wrote:
我對於 sony 這半透明反光鏡的設計總有個疑慮,若是半反光鏡有落塵怎辦?傳統的反光鏡只是用來提供光學觀景窗的影像,即使沾上灰塵也不影響成像,只要CMOS 或 CCD 乾淨就好。現在這半透明反光鏡固定不動,透過的光傳到 CMOS 或 CCD成像,反射的光提供電子觀景窗影像。這種相機要是入塵,CMOS或 CCD 和這半透明反光鏡都會沾到灰塵,維護上不是多一道手續?


落塵不會影響成像
請參閱 洋森 的測試文

除非一種情況,當半透明反光鏡脫膜,破損,導致進光量不正常那拍出來才會有個影子

再者,順便跟你說,半透明反光鏡的機種因為,反光鏡不會一直翻,像吸塵器一樣,所以根本不會有啥灰塵
除非你都拔掉鏡頭不裝蓋在那邊一直晃不然不太會有機會。
署名華山論劍的這位網友,總是在相機板發表些似是而非的理論(相片100%放大檢視是謬論、FZ100當DV用,其錄影比照相稱職、FZ100的錄影畫質比我的單眼的好),然後一被吐槽或發現講不贏(因為一開始他認為的"真理"邏輯上根本就是錯的)就開始用一堆情緒性的發言攻擊別人(惱羞成怒),最近注意到被停權了,是因為對經常以攻擊性的發言回文而被停權嗎?有哪位知曉內情的網友可上來解答下嗎?
依我所知.半透這玩藝.好像很早很早很早以前就有大廠在使用了...所以您的問題不太需要操心.

劍論山華 wrote:
若s牌的DSLT的那...(恕刪)



不會消失.因為玩相機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根本不在乎這個.會在乎的正在想著怎麼寫文攻擊對方
結果現在是謠傳DSLT準備要退場了....

oswaldkam wrote:
樓主是指這個嗎?“....(恕刪)


基本上,我還是很希望可以有把反光鏡取代掉的東西

因為為了要控制那個微震

花的代價太大了........還是有地方沒有辦法控制

以下是小弟做的測試

大家看了就會知道這個反光鏡有多討厭~~~


~~~~~~~~~~~~~~~~~~~~~~~~~~~~~~~~~~~~~~~~~~~~~~~~

昨天,針對托架有無作用的問題測試了一下

結果發現在1/80以下低速快門的部份完全沒有作用

害我難過了好久,因為為了這個托架花了不少的錢

但今天為了昨天答應網測試340

結果發現了一件事,原來托架的作用雖在低速快門無效

但在比較快一點的快門還是有作用的


測試過程全程以四號碳腳及g1380油壓雲台完全

對像為1000元鈔票

先貼第一照片

這是340在3.55M處以反光鏡預鎖拍攝而成



再來的這張照片

第一排 01-07是340在3.55m處,以293托架拍攝而成

第二排 11-17是340在3.55m處,直接使用鏡頭腳架拍攝而成

第三排 21-27是640在6.85m處,長版加鏡身托架及機身托架拍攝而


快門由左至右分別為

1/50 1/60 1/80 1/100 1/125 1/160 1/200





由這些照片可以發現

第一排到了1/100之時,有一點改善,但仍不太好,而且後面由於iso的拉高,畫質又愈來愈差

第二排就真是慘不忍賭,由頭慘到尾

第三排可以發現到,由1/80開始,其實就和反光鏡預鎖差別不大了,一直到1/160都有不錯的表現

而且,這是在比第一二排還要遠的情形之下,如果第一二排往後退的話,那就更慘了

如果有需要,可以由以下的連結看到每一張小圖的差別

http://www.flickr.com/photos/bbe022001/

結論,好的托架還是有必要的

只是對於1/80以下的慢速快門,還是乖乖用反光鏡預鎖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