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usionless wrote:
小弟想請問J兄,對焦上,TAMRON新一代改變多少?
在一般AF-S下是還好些,但是在AF-C之支援度,差一點點就是成功率多寡?


確實如D大所說,AF-C才是決勝負的關鍵!可惜小弟當天並沒有机會測到動態,前面之所以推薦,因為一般人拿來拍MD,主要還是定點拍攝形態為主,能夠克服逆光、呈像銳利色彩飽和,無明顯移焦、又有有效的防手震,應該就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職業人士care的耐用度與穩定度,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在預算不足時或可先犧牲這部分考量.

Alanex wrote:
便宜、畫質,對焦慢,...(恕刪)


多謝Alanex大精闢的解說,

小弟會再思考並檢視自己所要用的焦段。

感謝您!

jenhoxen wrote:
有機會不妨試試在室內体育場拍桌球比賽~~照明目視足夠,(但曝光可能要ISO3200/f2.8才有1/160~250快門)在一定的範圍內、不定向、不定速移動的反差不強物体(選手運動衣大都是同色系),分別用小黑三與小黑四或五,當可体會有無馬達的差別.


有無當然會有差異....
只要在較為艱苦的情況下即會遇到

因此"需求"是怎樣,需要到怎樣的鏡頭,這正是購買者自己必須明瞭的
不夠確定這些鏡頭能到哪,這正是我們這些可提供的資訊....

在下提供的主軸基本上就是,小黑三在這追焦狀況下仍可應付
而其畫質相信在圖本身也可見其能力
當然雖然這張在下也做過些調光動作


jenhoxen wrote:
其實我對近代網路所傳播的攝影知識:"正向移動最難對焦"一事,一直存有蠻大疑問;我們從學習基本快門運用時機的時候,就學過:同樣速度移動的物体,橫向穿過畫面要用最高快門速度(因為相對位移最大),斜向穿越次之,正向再次之;30年前AF系統剛成軍的年代,Modern Photography測試F801與F4S對焦能力差異,也是讓一個小孩正對鏡頭跑,然後連拍看合焦幾張(結果F4多中一點,一個大概擊發9張中4、一個17張中7,記得大概是這樣)那是當初AF能力很弱的時代(只有一字而且單點,只能追小孩,還不能追運動員)就是用正向移動去測了,如果橫向移動比較好對,希望測出漂亮結果的評測,何不安排小孩橫向跑過畫面呢?


如以單純實驗方式去看的話
在下是覺得橫向變數大
1.橫向對焦因擺鏡狀況以及速率不同甚至沒連續跟著主體,因此會有可能沒跟緊的瞬間
2.以足夠的景深框著橫向移動範圍的時候,都落在清楚範圍內,那基本上準度等於陷阱對焦....
3.正向變動所需的對焦行程大,完整的把其差異放大與表現,能夠取得佳績完全是戰力宣示

雖然現代的廣搞很多會搞小技巧去宣示其能力
但是相信其中也有過去本身就是要戰力宣示正向競爭的時代

舊時代的物理與光學有著快速的技術成長與突破
其改變連一般平民都有感
而現代的技術已到一定水平
要應付日常生活一般所需早已沒問題
廣告的進行方式自然無法像過去一樣強悍的與競爭對手硬碰硬

http://www.flickr.com/photos/ppkimic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