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陰暗室內活動我有一些經驗,姑且參考:
一般來說,我通常是用N70-300那隻,機身是D700,iso調到1600,通常快門也只能保持1/60至1/80秒,但對我來說已足夠,我的方式是找斷點,就是每個表演抓靜止點,如果這個表演幾乎無靜止點,退而求其次抓臉部的靜止點,以D700的快速對焦是沒問題的,對到同時按快門人臉都非常的清楚,至於動作有殘影我是不在意,反而有一種動態的感覺很不錯,畢竟N70-300光圈過小是事實,如果連動作都要求,真的建議用DV就好,我的例子就以下幾張,能不能接受看個人囉!

抓表演的動作斷點




這個表演都在敲,判斷無斷點,但觀察人臉是不動的,所以改以人臉為主,不管動作

刷來刷去 wrote:
我的方式是找斷點,就是每個表演抓靜止點,
如果這個表演幾乎無靜止點,退而求其次抓臉部的靜止點,

很棒的拍攝理念
小弟先入手了D600
鏡頭還在考慮

試拍了一下
16-35在D80上本來是當標準鏡用
突然變廣角鏡, 本來就不大好的變形抑制更明顯
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操控它
本來只打算補小小黑和85mm 1.8g
現在需要再補一隻50mm 1.8g

D600的顏色也一整個不習慣
跟D80比起來, 膚色變得很粉的感覺
看來我提早買回來適應是對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armakuo

twins222 wrote:
已連續四年拍犬子們的... EV:+2.0左右。
M模式(恕刪)



說明一下,既然是M模式,EV+2就沒用了
除非你有開閃燈才有用

或是你改S模式 1/125 S 這樣EV+2才有用
先消毒,小弟無意冒犯各位前輩。

此文忽然又浮上來,要不要回,想了許久…
但畢竟會看此文的,多是想拍自家小朋友成長記錄的家長。每錯過一次,就都回不來了,只能遺憾永留心中。所以,手癢,還是回了…

小弟之所以用快門125,在於多半能保留動作的凝結。就算是揮動鼓棒,也是有”力”的動感。這點,刷大可能誤解了(除非快門400以上才”可能”凍結,但雜訊一定會粗到讓人受不了)。至於刷大手持,快門80還能準焦,臂力穩定度驚人,小弟佩服。

第一年在舞台前,跟眾家長搶拍,拼命拍了一堆。事後和犬子一起看電腦成果。忽問:拔拔,為什麼我的照片都只有半張臉???我無言…



天大
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當我沒說。

EV,麻煩再研究一下…..(唉,我還是說了,SORRY!!!)
Arma wrote:
自動白平衡
上次表演, 舞台燈光不平均又不穩
單單白平衡就被搞得半死
面說過我沒太大熱情, 所以自動會準就自動

請善用Active D-Lighting, 以及Auto ISO的拍攝結果是否是你可以接收的? 有人不能容忍一絲雜訊, 有人可以開到ISO 6400, 只要洗出4x6照片OK就好.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48&t=3259414&p=53#522樓
Arma wrote:
對攝影其實沒太大的熱...(恕刪)



如果是拍舞台,上全幅無誤


機身:D600

鏡頭:小小黑 很夠用了

靠FF ISO潔淨,去撐高曝光

快門:動態:1/160~1/250 靜態:1/60~1/125

回去再調一下 曝光、色溫

若是高ISO造成的 燥點,縮一下圖...


至於你提到VR部份,黑六和小小黑

(二者都是環形馬達,對焦速度上不會差太多)


http://www.mobile01.com/newsdetail.php?id=12813

小小黑是五級防手震

小黑六是四級防手震


如果你用比較快的快門

VR影響不太大

光圈這時就比較吃香

就看你要拍那一類?

如果真的是動態

不用到小黑六

小黑三就夠用了

(如果預算夠上到黑五會更好,因為有鏡身馬達,黑四不建議是因為沒有vr實用度差了點)



實用度來講

個人是覺得小小黑,畢竟輕巧


個人有小黑三,拍小孩舞台很夠用(動熊 快門很少低於1/200 )

只是真的太重了,防潮箱的常客

若是叫我揹這顆去日本拍路人

我會考慮用Nikon 70-300

輕巧,帶出門的意願會比較高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