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2ricky wrote:
大大所言甚是...(恕刪)


FT-1 在最後一版韌體已經提供 AF-C 連續對焦啦,非常實用!

只是還是只有提供中央對焦點 。
DENON 3801, NIKON D800E, SONY CX700, KHS T2...
希望錄影解析度達到4K
慢速錄影能有HD

Aptina這塊sensor明明就辦得到,Nikon不要再封印了!
不知道1/17會不會真的發表v3...
網路上都找不到相關的訊息
期待快發表啊~我想升級!!
Nikon 1我覺得值得買的只有跳水的v1

理由是因為受限於1吋感光元件, Nikon 1是個十足的陽光機

在大太陽下面只有EVF才看得見, 所以V1的EVF很重要, J系列反而不好用

另外的優點是放大率. 拿來接小小黑的時候,

原本小小黑的放大率就很大, 接上Nikon 1之後放大率幾乎接近1:1.2



我覺得比105VR還要好用,因為1:1.2時工作距離足足有一公尺,補光很方便

景深又深, 對於微距來說光圈不用再縮太多就能有足夠的深景深

出門的時候如果本來是帶一機二鏡含小小黑的話,多四百公克帶V1跟轉接環就能變成兩機兩鏡

直接掏出來不用再換鏡頭很方便

不過這優點也僅止於原本就有要帶小小黑的前提下.

如果要輕便的話, 比V1+10mm好的選擇還多得是.



V3如果是P7800的造型的話,我希望還是要有EVF,

五個轉盤也希望全都留著. 電池能兼用EN-EL15的話那就更好了

hoyaani wrote:
乳摸原文:不專業翻譯.
Nikon在經歷1系列在歐洲及美洲慘淡銷售數字
..(恕刪)


其實最大障礙是歐美目前還無法接受EVIL,
所有廠牌EVIL加起來市占只占可換鏡頭相機的1成
我繞了一圈又跑回來用V1
但是我沒有原廠鏡頭
所以先掛上一顆以前亂買CCTV用的25mm/f0.95來用


老實說這樣組合除了驚艷還是驚艷
f0.95讓低光度拍攝困擾減輕很多,拜實體焦長25mm之賜LCD/EVF的MF其實並不困難,f0.95時只要大約看有準就有準,收到f1.4時更是難以失手,直接輸出的色澤也是非常討喜的免後製.
實在是用的很沒負擔,就算要用跳燈,口袋裡掏出SB-N5裝上也很沒負擔
(非CPU鏡雖然不能測光,但閃燈卻有TTL控制...)

老實說我也覺得1系列還有很多梗可以玩,鏡頭上,應用上,熱靴上都有
其實值得好好經營

Senko 1"CCD用的25mm f0.95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我也不是專業攝影人
所以有1系列這種,就非常夠我玩了

也許就是微單的市場小
所以Nikon也是用低成本建置的方向去走
整個1系列的產品周邊幾乎都是MIC

如果消費環境更惡劣下去
1系列反而容易存活v1+kit鏡,賣nt7000應該都還有賺...

tingtin wrote:
我也不是專業攝影人所...(恕刪)

最近又成功說服一個改鏡在玩的攝友重新關注Nikon 1系統
也沒怎麼推坑,就現場試了一顆他買了卻一直沒有機身可使用的16釐米用D-Mount鏡頭
成像圈完全可以涵蓋1"片幅(當然不是亂推,Nikon 1對於無CPU鏡的問題有誠實告知)
聽完現在V1的跳水價對他吸引力相當的大.

V與J系列現今仍照Nikon的預想走在家庭用輕便機的道路上
但若想另闢往專業領域上前進的道路,大半16與8釐米老電影鏡頭群真的還是未有人踏足的領域.
當下最簡單的方法應該是像NEX一樣推出一款VG10一類純攝影取向的機身,反正也有現成的10-100 PD了.
直接切進小型的家用DV市場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拜託N家...
1吋感光元件不是問題, 別家都有1吋機還是賣得不錯
我覺得最大問題是閃光燈熱靴, 為甚麼不可以做成跟單反的一樣...
畢竟有一大堆用家是本身已經在用N家單反想要輕便隨身機, 有些配件可以通用的話會非常吸引
還有FT-1 的後繼 可以更完善吧...



siuguy0521 wrote:
拜託N家...1吋感...(恕刪)

用標準熱靴座就作出不出SB-N5這種小型無腦使用的產品了

畢竟1系統至今仍然是針對不需攝影知識的家用市場
本來就不是針對進階甚至轉接愛好者
Nikon低階市場喜歡設計這種做得好好的配套方案,以上以下一切支援功能為了防呆所以全都關掉的手法.
我們進階用戶立場來看當然封印成這樣是罪無可赦
但是這是有效避免大量接到無攝影知識用戶打電話來客訴各種奇怪問題的好方法.

終究要等1系統出較高階的機種才有可能解除各種封印,V1/2定位上已經不可能實現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