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00 回收去哪了? 新D610 哪來的!?

如果你有拆過數單,你就知道其實不會太難,時間也不算久(拆到快門組及cmos),整理一下換皮換底座換轉盤完全組好訓練過的員工40分鐘一定可以完成
yeats99 wrote: 練過的員工40分鐘一定可以完成


組合完成後,「能不能正常使用」變成企業名譽風險

對nikon而言,D600製塵事件已經是重擊

就算整新可以節省支出,後續的風險卻極為龐大
這種整新行為是以企業招牌為賭注
有腦的決策者就不會下這種決定

重整D600當D610出售 這事在20年前有可能發生

在現在只要一上FB NIKON高層力馬準備通通下台 股票大跌

你說 這樣的事會發生嗎

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因為現在電子產品的零件成本可能比人力成本還低很多, 想想組裝新相機有專門的產線, 但拆解/選料/重組就不可能有自動化產線來做了...

頂多, 拆一些單價較高的原件來用吧, 比方說五菱鏡, 或感光元件等等...
以對日本工業的初淺暸解,日本企業重整再出售極爲可能,主要是他
們很有自信,再來銷毀也是要拆解零件,不然一整臺銷毀嗎?基本骨
架鐵定可以重複使用以及光學元件,沒有必要丟棄,酸洗一下,重複
使用也不會有問題。

有些人說重整太費工費力,其實只要有治具或是專用工具一點也不
麻煩,何況還有泰國極爲廉價的勞工,以一臺四萬多元的相機來說,
當中包括機械以及光學元件,非單純的電子元件,以比例來說,重整
是不需要多少工錢,又說此次爲全世界規模回收,NIKON有多少財產
可以直接丟掉? 以鎂鋁骨架來計算,從壓鑄,後加工,到成品我粗
估200NT,假如全世界回收約五萬臺,光骨架再回收就可少損失近一
千萬臺幣,不無小補。

假如NIKON這麼有GUTS,早就回收一律銷毀了,爲何要拖到這般處境
,才願意全球回收換機? 主要原因就是會損失慘重,如今能做的就
是減低損失,與商譽修補。





況且衝第一批的白老鼠已多達25000的盤子價購買的且沒有任何贈品還要去搶(買新光禮卷去法雅客購機),有更多的資源來做整修
數單的淨利還真是有夠高的,64900盪到4X000依然可賣還送東西
真的不要衝第一批,冤大頭機率太高
那一年我買了兩件3C新品,HTC ONE X, Nikon D600,不約而同都中標了,且都是衝第一批

stec wrote:
以一臺四萬多元的相機來說...(恕刪)
dodoman007 wrote:
要研究 大約10台就...(恕刪)


pikacat wrote:
這種沒有答案的問題有...(恕刪)


大多數的鄉民大概都沒有 COST 的觀念。
REWORK 是很貴的!!
ydds wrote:
大多數的鄉民大概都沒...(恕刪)



當然我不能確定 Nikon 是不是會這樣做啦...

我以前有遇過做跑步機的廠商, 將一部市售 15 萬台幣的跑步機送測, 測完其實都沒甚麼東西故障, 但他們就是不要運回去重整再出售, 因為運費, 拆解, 選料, 重組對他們來說太貴了...

3C 產業會不會這樣就不知道了, 我還是覺得頂多拆一點重要零件吧!

ydds wrote:
大多數的鄉民大概都沒有 COST 的觀念。
REWORK 是很貴的!!...(恕刪)


同意,
重工使用的人力(工程師), 和一般生產線製造人員是不同的(OP 人員).

再加上因重工多出來的 TEST 作業.,

重工一台相機所花的成本, 可能比做一台新的還貴.
更不用說樓上所提到的商譽問題.

所以D600 重工成 D610 , 是不太可能的.
除非 ............

sandydy wrote:
同意,
重工使用的人力(工程師), 和一般生產線製造人員是不同的(OP 人員).
再加上因重工多出來的 TEST 作業.,
重工一台相機所花的成本, 可能比做一台新的還貴.
更不用說樓上所提到的商譽問題.
所以D600 重工成 D610 , 是不太可能的.
除非 ............

ydds wrote:
大多數的鄉民大概都沒有 COST 的觀念。
REWORK 是很貴的!!


不過就是大老闆與小工民的視野觀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