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得很漂亮但那些經幡使得這樣的美景 很難和歐洲媲美歐洲以前也是 因為宗教問題 故步自封阻礙了進步 例如 主張地球是圓的就被教會處死但教會 開化了以後 也是一直轉變但外人不好說甚麼 得他們的宗教自省 改變才有辦法以前也是沒有這些經幡的是後來 吐蕃國王 以這個當作禮物 送給出戰有功戰士 的做獎品後來才演變成這個宗教習俗也就是在松贊以後才有這些 之前是沒有的我去青康藏 都盡量 在自然景觀 避掉這些廟宇則不會避 因為那本來就是宗教一部分但自然的景觀 還是還給自然吧! 人為設施太多 會破壞景觀 例如 經幡
ako wrote:拍得很漂亮但那些...(恕刪) 不知您為何對這些經幡反感,這也是藏族文化之一啊!在以前西藏他們不只政教合一,宗教和生活也是一體的。這些經幡也是所謂的風馬旗,藏族人或者藏傳佛教徒是會在特別的日子例如新年初三,或者因特別的事由經由喇嘛指示才會懸掛,另外也會到特別的地方如聖地,聖湖、高山風大的地方去掛上風馬旗。祈願自己的願望能實現,當然同時也會為眾生祈福,因為藏傳佛教和大乘佛教一樣不是只求自己從痛苦輪迴中解脫也必須盡力幫助所有眾生解脫,而那眾生包含了你我。風馬旗的內容也包含許多不同的經文,最一般的就是"風馬"是祈願運勢高昇障礙去除,另外也有其他許多不同的內容是必須依祈願的願望或者事由而擇定,一般會綁在房子高點、高山頂點、風口、聖地等利用風的自然力量將經文祈福傳達到其他地方。在這些資源缺乏的地方人們的智慧就利用大自然的力量,在不丹因水資源豐沛,所以常會見到他們在小水流上蓋個轉經輪,利用水的力量轉動經綸來為眾生祈福,這些都是各地不同的文化的呈現。而這些風馬旗傳統用天然的材料染料而印製,並不汙染環境,舊的他們也會拆下修法用火化掉。當然現今在風景區有商人為賺錢推銷遊客買風馬去掛,如果想掛請先觀察那地點是否OK(高、清淨、風大),並用廣大發心動機,否則只是浪費錢做個形式化世俗化的樣子也就沒甚麼意義了!另外在這些地方如果地上有掉落的風馬旗也盡可能的不要踩踏跨越,可撿起將祂掛回較高處不要讓其他遊客繼續踩踏即可。我相信西藏的大與美,絕不會因一點點掛風馬旗的地方而被掩蓋了,當然喜不喜歡也很主觀,寫這些只是讓大家多了解一些西藏的宗教與風俗文化。不要因誤解而敗了遊興,畢竟當大家在各地旅遊的時候除了西藏還有其他地方還是會見到風馬旗,例如印度、尼泊爾、不丹、蒙古、甚至中國的一些景區如九寨溝、稻城亞丁,佛教聖地如五台山、雞足山等等都還是有機會見到這顯眼的五色風馬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