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wantyou wrote:
相機的用途大多為旅遊、幫朋友拍人像、食物拍攝
d750 + tamron 70-300 (a030) + nikon50mm f/1.8D


先說D750這樣組合就算出遊也應該是很限定用途的拍法,如果要D750還是搞個旅遊鏡N24-120之類的或是1835/1635之類的搭50定這樣

另外我自己是D750先入,後來出掉換A7II,換掉D750的原因是因為體積跟重量,但是A7II的顏色說實話要習慣一下...

firedragon wrote:
看了D750那棟老...(恕刪)


拍人像,用手機搭個APP就好了

C、N、S、P、F啥的都不是對手
用相機來拍別人,也是替自己留下足跡
你從A7R,6D一路比到現在還在比啊,買了就對了啦
romario

whowantyou wrote:
相機的用途大多為旅遊、幫朋友拍人像、食物拍攝
d750 + tamron 70-300 (a030) + nikon50mm f/1.8D...(恕刪)


旅遊應該是拍風景吧?
這種用途下
這組合是高手用的
長焦風景一般人不太會甚至不知道有這種東西
小弟認為有這實力的人應該不會提出這類型問題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要呈現的拍的是怎樣的畫面
所以
小弟會建議大大
鏡頭組合裡應該要包含一顆標準變焦鏡
把24-70這範圍也含括進去會比較方便
50 1.8g 吧,不要買d 了
喜歡旅遊卻沒有50以下的焦段?題材會很受限喔...考慮清楚!
我也喜歡旅遊,至少要有個鏡頭是涵蓋24-28左右焦段的。之前鏡頭換來換去,但絕少不了24~28這個焦段,而目前的系統,我個人反而是先從16-35開始買鏡頭,最後還是買個24-70比較常用,長焦則是下一階段的目標。
至於N家跟S家,我都有買過用過,發色的差異其實很小,遠比不上跟C家的差異,我是先有N家再有S家再有N家又再有S家有時雙修,坦白講,光看照片,差異完全在鏡頭,不在於機身,把N家的鏡頭轉接到S家,發色方面我個人在電腦螢幕上是看不出來啦!這兩家目前的差異應該是在機身性能、續航力、鏡頭群方面。
我以前用D700,在換機時也曾在D750及S家的A7系列搖擺。因為有鏡頭包衭,所以若換家一定得用轉接。A7系列的輕薄短小確實很吸引人,讓我一度想帶著N家鏡頭投靠。但再進一步評估後就打消了這念頭,因為A7的機身雖輕小(約600g~650g左右)又有許多黑科技加持,但若為支援AF鏡或是EXIF資訊傳遞加上電子轉接環(重約200g),其重量也就跟D750差不多,而且鏡頭的支援度也不一定100%。除非是用手動鏡且不在意相片沒有記錄下鏡頭資訊,用最簡單的轉接環才可以在重量上得到效益,而若使用S家的G鏡,在重量上其實也討不到便宜。所以除非是將攝影當成某種理念的追求,不在意轉接帶來的不便,不然N家的鏡頭還是用N家的機身支援度才會好。
若以旅遊考量,D750加上一支24-120其實可以應付絕大部份場合,應該算是最輕便的組合。

whowantyou wrote:
相機的用途大多為旅遊、幫朋友拍人像、食物拍攝
d750 + tamron 70-300 (a030) + nikon50mm f/1.8D


獻醜一下以前用D750+T70300的出遊照,基本上那次會用T70300就是為了要拍一些遠景...

D750+T70300

裡面有些沒鏡頭資訊的就是轉接R2870手動鏡,因為後來幾乎都用手動鏡在拍,D750只有OVF很辛苦所以才換A7II...

至於A7II拍的感覺,可以參考一下小弟另外的照片:

M9 + NOCTILUX

A7II + NOCTILUX


基本上如果是以系統來看,N系統跟S系統在重量上是差不了多少,大概就機身體積會有點差這樣吧...
但如果以轉接老鏡,機身純當數位機背來看,那當然S香爐不是叫假的...XD

whowantyou wrote:
相機的用途大多為旅遊...(恕刪)

D750+騰龍的新版28-300
那顆中古便宜,水貨一萬四五
除了廣角端略差點,50過後就不錯了,小隻又輕,旅遊很適合,
頂多再買一隻廣角的鏡頭定焦或變焦,就夠了吧!
我自己是這樣配
第一次買d750時是騰龍的24-70+
70-300,但說真的兩管都不算小隻,出門也方便,尤其是出去玩,但後來清出了!
第二次入手買了騰龍28-300
這顆大多夠用,除了光圈不大
其他還行,反正就那個價位...
樓主您就D750+50/1.8這個組合先購入使用
您之前都有用手機拍攝
看往後是要偏向手機的焦段
還是望遠的焦段
再來購入之後的鏡頭

50/1.8D輕巧又便宜
就當做熟悉機身的方便鏡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