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現在想入手Df回不會太晚

ouvox wrote:
用過好一陣子Df當主(恕刪)


接上過重過重變焦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出現『階震』現像,不過我沒弄清是啥原因,反正全部接上定焦鏡就沒問題了,那怕是135mm定焦都沒問題。
ouvox wrote:
有一個算是嚴重的缺點很難不在意
就是握把真的太短了
短到讓你很難支撐300克以上的鏡頭
變焦鏡18-35g 是極限,其他裝上去一定頭重腳輕


無比同意 +100

它當初宣傳的意象,就是回歸初心:定焦、純拍照,甚至暗示適合手動老鏡~~可惜觀景窗設計(如:放大率、亮度、反差)並沒針對這個訴求做什麼實質調整(以使它更適合MF),更沒有IBIS助user丟掉腳架輕鬆走天涯(以符合宣傳意象);純粹賣復古外觀和D4 cmos罷了。

與其這樣還不如把FM仿到底,設計一個如同MD12的垂直手把給它(前面延伸一條加大的握把上來),讓想搭重鏡(也就是現實生活中還是比較多人使用的AF變焦鏡)的人也開心。
diffusionless wrote:
但樓主那裡寫FD 鏡(恕刪)


別搞錯了,我在前面就有回 Df 高 ISO 的問題,
而且我知道 Df 與 Canon FD 的差別,
畢竟這兩個我都擁有,



我會說 Canon FD 鏡頭的部分,就只是回底片虫而已,
不是回樓主。
小朱 wrote:
畢竟這兩個我都擁有


DF接鑽廣,質感及大小都蠻搭的唷(加皮套才平衡對嗎)
小朱 wrote:...我知道 Df...
在現代日本大廠所有的數位機身當中...DF的外型丶質感與支援老鏡的設計也算是一絕,假如手上有N家包袱,多入這麼一台代表作”非常合理”,留著當”紀念”也值得,因為我覺得十年後回頭來看的話...很多機身如過江之鯽早被遺忘,但DF應該不會是其中之一;
jenhoxen wrote:
無比同意 +100它(恕刪)


加手柄就是多此一舉了——你覺得FM2有需要加手柄才完滿嗎?
至於手持,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Df在我手上我從來沒想過需要加腳架。。
有沒有IBIS根本就不是重點哪。。。
hkf07261980 wrote:
2013年底的機種,當年的強項放到現在還會是強項嗎?!


蠻想知道2013的 Df 跟 2020的sony A7S3 畫質、高ISO 比較起來會如何?
早買早享受,晚買享折扣。
kursk wrote:
蠻想知道2013的 Df 跟 2020的sony A7S3 畫質、高ISO 比較起來會如何?


高畫素有縮圖優勢

圖片來源:DPreview

所以即使是售價僅3W多的Canon RP,
當將26MP縮到和9W多一台的A7S3一樣時,
感度拉到 ISO12800~25600 都分不出勝負!

Df 在 ISO12800 時也不輸 A7S3 太多。

而 Z5 又略優於 RP,到 ISO 25600 時明顯勝過 RP、A7S3、Df
若您發現偶無回應就是我去山上拍照囉!
irontheone wrote:
至於手持,我可以很負責任的說,Df在我手上我從來沒想過需要加腳架。。
有沒有IBIS根本就不是重點哪


這我就不明白了,你不是說Df加zoom鏡就有不明"偕震"嗎?那即是按下快門時會有不自覺或不可控的抖動,一是來自於機身內部機件的動作,好比反光鏡起落,敲到上止或下止點時造成的震動;或者你的身體習慣性要抵消(或吸收)這個震動但出力過頭了,反而向上彈一下或抖一下,如果機身的形狀不好、重心不對,又或者最平衡的握持點剛好是落在可動位置--好比對焦環,手指一放鬆就會移動合焦點,導致你只能緊繃著手部按快門,無法避免微動,這就和機身設計成什麼外形、加什麼鏡頭(A鏡平穩B鏡不穩)有關了-這些若拿個腳架來就沒事的,怎麼又不是重點呢?
ever7070 wrote:
高畫素有縮圖優勢圖片(恕刪)


所以在錄影時可以通過合併像素增加Iso可用範圍?這麼神的話快去電視台安利他們買rp
就算用多少規則去刪文,封住別人的嘴巴,不讓別人說他仆街,大家仍會知道支那01是仆街,快過去中國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