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fwong wrote:生態攝影也是屬於攝影的類別之一,許多時候都需長時間等待,記錄能給鳥類調查工作者參考,畢竟鳥類調查辛苦,也不容易,能為南台灣多些觀察也是好的。更何況我個人不誘拍(不過鳥友有誘拍時,也會搭順風車,但這方面分享比較少),以等待拍鳥方式為主,有時取景很難如願。去年54隻中杓鷸降落在我面前,旁邊雖沒有任何人,我還是等到它們全數飛離後才起身,這是自己對生態攝影的自我要求。
樓主張張好圖, 卻還這麼謙虛, 實在太客氣了
在D6+頂級巨砲,卻只拍千篇一律記錄照片,
懶得進步,那就懶得點進nikon 眾樓中
遇到少見的優質PO圖
的確值得進來
要常來啊
Nikon無反在拍照上沒什麼問題,卻是在視訊拍攝及生態攝影上的追焦不如對手,且選定焦點上的穩定度不夠,同樣靜止畫面,在不斷連拍後,常發現好幾張失了焦點。
分享這方面題材雖不少,但我都會建議想以Nikon無反拍鳥,得等Z9出來後再說,Nikon無反拍鳥非常辛苦,且有可能漏失重要畫面的隱憂。
但為什麼仍堅持Nikon無反拍鳥,主要是攝影的需求,無反在拍照及攝影上的轉換只需要一個撥桿轉換即可,且可透過觀景窗看到實際拍下來影片情形。生態攝影常需攝影輔助,如南州的13隻小杓鷸,能一鏡到底拍下來才能清楚說明確是13隻小杓鷸,小杓鷸不同於中杓鷸與大杓鷸及黦鷸,它喜歡旱地而不是海濱,所以少見它們集體飛翔,要能單張照片紀錄全體比較辛苦。
屏東鳥會相關野鳥調查人員始終只能看到12隻小杓鷸,4月30日由我所拍到的影片確實確認。
現在的問題是,所有相機版閱覽人氣都下滑,Nikon則更是明顯,發文的人這麼少,許多都只在蓋大樓內分享。
發表文章這麼少,可以了解目前Nikon尷尬的處境。已有Nikon鳥友先購入Canon 800砲,等R3上市後,全面把Nikon出清。
在所參加的拍鳥群組中,類似的發文不少,這已形成一股放棄Nikon改抱C牌或S牌的風氣。
拍鳥人雖仍屬小眾,但他們對器材發言的影響力確是個指標,感覺須達到了這要求,才配得上無反這舞台。
現在拍鳥場合,Nikon拍鳥者感覺非常謙虛,比以往保守許多,或許有不少人心中也想換機了。
無論如何,這是目前相機的現實面。
謝謝您,我也是有在求進步,在畫面呈現上有比以前好,至少在判斷鳥類行為上比以前精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