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9上市前test run的鳥類攝影集,內文持續增加鳥類生態攝影的影片中。

四小時前的直播,以11月2日上午11點53分為準。
11月17日談鳥類攝影

11月11日的影片,Z9在F11&F22的追焦表現。
Winniman
Matt 居然說他用 400mm f2.8 + x1.4 轉接上 Z9 自動對焦比用 D6 還好 [口水]
幫忙添一塊磚: 4K「Z9 スペシャルインタビュー フル版 -航空・野鳥-」出演:中野耕志

http://www.mobile01.com/forumlist.php?f=20
Winniman wrote:
幫忙添一塊磚: 4K「Z9 スペシャルインタビュー フル版 -航空・野鳥-」出演:中野耕志
非常感謝,補到本文中,以後Z9對應這些畫面將非常輕鬆。







11月25日,是作者2個月使用Z9心得,影片中有拍鳥部分,所以也分享,但廣東話聽不懂。
hcpine76 wrote:
Z7II在連拍如影片中的魚鷹時,是無法如此無間斷一直連拍,因為Z7II容易在追焦過程中脫焦。

就是一直連拍一直連拍的過程中,忽然發現主體從觀景螢幕中消失,主體並沒有消失,是鏡頭對焦沒跟上,讓觀景螢幕馬上轉為模糊,這一個回合的拍攝就無法繼續了。

說一下我的經歷,以拍魚鷹俯衝捕魚言,希望能有以下Sony的α9ii與α1說明的作法(因這是軟體可變的),不過目前這情已被再次改掉(說是增進對焦功能),所以目前也很容是發生相同問題...其在AF-C的「即時追蹤」(鎖定)之下:

1.用AF-C即時追蹤(鎖定),其會出現一個左、右加一束的小方格來代表,當有準焦時會呈綠色否則呈白色
在魚鷹俯衝前我都利用它,一直的往覆找鳥頭部位來鎖定,因其有AI識別功能,也比鳥眼的一個小綠點有好很多的鎖定範圍,而鎖頭也比較在有搖擺變動下,更容易固定焦點而不易脫鎖。
2.機制功能如下
a.一時無法合焦或脫離識別焦區時,其會呈白框並保持住此時的清楚畫面,而不會瞬間去迅速找其它的目標來對焦,則只要不放掉對焦、再重按對焦,則會有很好的機會來...即時運鏡對準再繼續按對焦追蹤下去。
b.目前二機的改變,當一有無法合焦或脫離識別焦區時,就會馬上的亂找,以至大大脫離主體或就呈進入迷焦狀...當在千鈞一髮中(約0.2s形成桃子時),說真格的不是呆待鳥手工幫不上忙的。
c.其對焦過呈,可以配合「對焦靈敏度」的大小(這二家剛好相反)
Sony調的越低代表鎖定會咬的越緊、也可較好長點時間避開前方有突出的景物。然目前這一個功能,二機先後都同時被改的分不出有等級的作用...很靈敏的當魚鷹接近水面時,很會馬上脫焦迅速對到水面或水花去,則最關鍵的桃子就是拍到也「胡了」

目前α1實在是讓我越玩越感倒彈...

2021.11.09 07:45的(α1 v1.10)(接下迷焦就冊除!)

給經銷商的試用機(α1 v1.0)
Sony α1 & SEL400GM+SEL20TC

α9II不是最新版本時
Sony α9II & SEL400GM+SEL20TC (這些都是鎖鳥頭去追焦,然α9II在鳥頭插進水中也不脫焦!)
多分享少口水才是道!
AbdA wrote:
1.用AF-C即時追蹤(鎖定),其會出現一個左、右加一束的小方格來代表,當有準焦時會呈綠色否則呈白色
在魚鷹俯衝前我都利用它,一直的往覆找鳥頭部位來鎖定,因其有AI識別功能,也比鳥眼的一個小綠點有好很多的鎖定範圍,而鎖頭也比較在有搖擺變動下,更容易固定焦點而不易脫鎖。
2.機制功能如下
a.一時無法合焦或脫離識別焦區時,其會呈白框並保持住此時的清楚畫面,而不會瞬間去迅速找其它的目標來對焦,則只要不放掉對焦、再重按對焦,則會有很好的機會來...即時運鏡對準再繼續按對焦追蹤下去。
b.目前二機的改變,當一有無法合焦或脫離識別焦區時,就會馬上的亂找,以至大大脫離主體或就呈進入迷焦狀...當在千鈞一髮中(約0.2s形成桃子時),說真格的不是呆待鳥手工幫不上忙的。
c.其對焦過呈,可以配合「對焦靈敏度」的大小(這二家剛好相反)
Sony調的越低代表鎖定會咬的越緊、也可較好長點時間避開前方有突出的景物。然目前這一個功能,二機先後都同時被改的分不出有等級的作用...很靈敏的當魚鷹接近水面時,很會馬上脫焦迅速對到水面或水花去,則最關鍵的桃子就是拍到也「胡了」。
謝謝AbdA大大非常詳盡的解說,可以了解為什麼Nikon與Canon在2018下半年開始進入全幅無反後,這2大家的使用者,尤其是拍鳥者,所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因為在無反的追焦能力上,甚至還跟不上自家的單反。

Canon動作快,2019已放出R5驚人的規格,還有鎖定單反的1DX3。Nikon則默不作聲,以為會有大作,結果是D6比1DX3晚非常多,然後悄悄地放出Z7II。

因為不是新型號,而是修正款加了"II",當時普遍不認為有重大改進。

後來Canon R5/R6來了,SONY A1驚天動地的出現,2家的無反長砲都已入列。

都已來到2021年9月了,Nikon終於放出10月即將發表的Z9。

長長的等待,這2年多的拍鳥現場,SONY和Canon無反逐漸增加,Nikon仍是D5,D6,D500,D850,D4S,D800E苦撐,砲還是那幾隻,只能說Nikon迷還真"念舊"。

無反在追焦上只能靠動態區域AF及廣闊區域AF去應對,3D速度慢根本鎖不住。以上2者的AF都是靠大對焦框保證能拍到,卻因為範圍大,且無AI辨識,都是靠運氣,恰好在焦平面上對到鳥眼。

大平野近拍的黑鳶(旱田耕作時能高達幾十隻黑鳶繞飛,近距離觀察它們飛下捕捉被翻土機搞得七葷八素的老鼠。),如此好拍,我都得經常改變拍攝位置,以多拍多嘗試的方式,以量求得幾張精準的照片。

拍得K3,K8及M8黑鳶,都是努力幾小時才獲得可以分享確認的照片,真是辛苦。

若Z7II有A1實力,真的不需要花這麼多時間。

因為時間都耗在上面,因此最精彩的俯衝然後近地面改平飛抓老鼠的畫面就拍得少,而這才是我所喜歡拍的畫面。

無奈旱田翻土不知道時間表,我整整花了一個月天天去看是否有翻土。但始終都撲空,因女王成立工作室,無法如以往自由自在,常因為晚出門,錯過時間。

Z7II需累積非常大的工作量以求得好照片,簡單說效率差。

還好10月28日Z9發表的效能非常讓人耳目一新,Nikon終於跟上來了。

可以了解目前我對拍鳥實在興趣缺缺,因為感覺若沒有Z9如此效能,真的很難有興致想去拍。

所以最近拍鳥都是蹲點,我竟然在逐漸乾涸的溪床上,天天架偽帳,可以這樣連拍近10天。

後來無法繼續等拍,因為終於沒有水了,水鳥飛到更下游去了。
請問Z9的HDMI可以輸出8K30p嗎?
12月17日Nikon Z9性能檢証,影片中從2分55秒開始檢証鳥類攝影。
yang stephen wrote:
要不是已失望透頂,那個人會和自己的錢過不去?

從 D5, D850 透過韌體升級使用 CF 卡一事,可以拖到將近一年,就對這公司絕望了。

後來新上市 D6,不用試都可以感覺出一定有毛病。果然,縮光圈拍攝會減少連拍張數。

見微知著 ...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