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fc入手後,一個新手的想法

白鬼院凜凜蝶 wrote:
想請問為什麼apsc...(恕刪)


鏡頭上的焦段都是用全幅135為標準來標示的
這個不管apsc或是FF鏡頭都一樣
所以只要是接在apsc的機身上,焦段都要乘上1.5
leaderone wrote:
鏡頭上的焦段都是用全幅135為標準來標示的
這個不管apsc或是FF鏡頭都一樣
所以只要是接在apsc的機身上,焦段都要乘上1.5


泥坑鏡頭上的焦段(焦長)標示,基本上都是指物理(光學)上的定義: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跟啥片幅沒有直接的關係。看泥坑1系列的鏡頭,也是一樣標光學焦長而已。
而且有的成像圈大的鏡頭,例如以前我拿12-24mm F4 DX,直接裝在D800上開FX模式,18mm以後都沒有黑圈了,直接當18-24mm拍就好。
leaderone
對的,只是光學焦長用的基準是135片幅,所以我才會這麼講
tttt454038 wrote:
想問問 你iso都開...(恕刪)


我沒有用0.95那樣富貴。。
但很多1.4光圈鏡頭還是買得起用得到的。。
通常我開光圈到f/2.0,在城市街頭就能拍到很多高速移動主体的相片了,用1/500s,ISO從800~6400不等。。
現在都什么年代了,還怕使用高感光?
要是迫不得矣,ISO25600以下都夠膽使用,這還是5年前的機身哦。。
現在一般來說,ISO12800完全是可用值(當然,你要是4500萬像素以上又喜歡100%效大,那是另作別論囉,一般縮圖至4K畫面,ISO12800根本就是小菜一盤,要是拍片的話,更加是家常便飯了。)。

有圖有真相。。。
七年前的聖誕節,機身是D810,鏡頭是Sigma 50/1.4 ART,全開光圈,ISO2000~4000之間,現場的街景相對是較暗的,只有路燈照明的亮度。。
由於我是在不斷的行進中,目標也是在行進中,所以我需要高速快門去凝結高体。。
其實這種技巧和設定,早在六十年代泥坑『酒吧之眼』誕生的年代,就一直有攝影師像我這樣的用法了。。
當年,那些年的膠卷感光度受限,大多只有使用到ISO800的感光度,快門也只能相對較慢一點(但也絕對比大家想像中的高),所以,數碼年代其實可以拍攝到更多以前拍不來的題材哦。。










要一隻大光圈就好, 無論是日拍散景, 還是夜拍提升快門都有幫助

晚上街拍不落閃燈, F2.8還是好免強, 除非你玩慢快門

鏡頭機身永遠是不會夠用的, 滿足當下就好
irontheone wrote:
我沒有用0.95那樣...(恕刪)


你的前面兩張1/60就能拍好。
防手震與凝結動態有差,
的確保險起見1/160可以提高成功率無限接近100%。
1/500太慎重了吧

2010後全幅機除了5Ds外,那個不能用到12800? 又不是賣錢的照片。
ISO 20000的照片也是有拍過。
有個好像是馬來西亞的ytb用著m43開到 iso 12800 還是照樣使用。
https://youtu.be/niBpqJmT0Fw

我只能說攝影是要有技術的,
如何提高成功機率?靠著樹幹、電燈柱等
如何搭配ISO, 光圈與快門?

以下圖是nex-5 + kit 18-55 (有防震)
快門不可考究,不過自動的話應該是1/30或1/60
光圈最大F3.5
ISO 1600
有ps過,最少有拉高環境亮度
可以看到旁邊的人也是被凝固了。
這可以說是我愛上使用相機拍照而不是用手機的理由。



說到這裡,我對於樓主結論是:
有錢,可以賣掉換全幅。
不夠錢,繼續使用目前的相機,強化攝影技巧。
妖狐藍風 wrote:
你的前面兩張1/60...(恕刪)


1/60秒就能拍得好?
你根本就不明白街拍是那回事——你不會停下來構圖,主角更不會擺造形給你時間拍照,很多人以為慢快門也能拍得好——就如你貼出來的圖片,沒細節,影像也不結實,你竟然能接受這就是應該的效果,我能無語嗎?

下面兩圖就很能說明我的需求。。
兩圖是連拍,明顯看到兩圖的距離是不一樣的,因為她在前進中,我也從相反方向行進中,當中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角速率』變化影響成像,另一個是Motion Blur的問題。
這是很多攝影人沒有注意的問題,常常以為對焦系統不夠好和機身成像和高感光的問題。。
我曾經在一本攝影雜誌寫為相關的問題和改進方法,可惜現在已經查不到相關文章了。。
所以,你的相片不夠好,是因為技朮問題多過相機的機身問題咯。。

PS。我這兩圖的拍攝數據是:D810 + Sigma 50/1.4 ART,ISO1250 + f/2.0 + 1/500s

我這是為扛而扛嗎?
我只能夠講,在我十數萬張街拍的照片中,1/160s已經是快門底線,1/320s的成功率就能提高,1/500s能夠有接近100%的成功率。
這是經驗,不是亂說話好嗎?
無需要多講,有圖有真相,放大圖片來看細節,就知有沒有了,不是嗎?



妖狐藍風 wrote:
你的前面兩張1/60...(恕刪)


覺得全幅機對你半幅機不公平嗎?
來,我也來APSC機。。
某年香港新年巡遊街拍圖片,我站的那路段,幾乎是全場最暗的位置。。。。。
這三幅組圖,是三連拍,女主角是跟朋友在觀看巡遊時非常開心,我雖然站在不遠處的梯子上,但仍能聽到他們一眾的小聲說大聲笑的歡樂,於是我望向她們,正好發現女主角笑得非常燦爛,有一種治癒感,於是伺機等候最好的拍攝時刻。。
因為她們動作不少,所以我把快門盡量提高。。
然後就三連拍了她這陽光燦爛的笑容的畫面。。

D500 + AF-50/1.8D,ISO4500 + f/2.2 +1/320s。
為何會有這個組合,而不是我使用1/500s快門 + f/2.0光圈呢?
因為這支AFD鏡全開光圈不太好,在盡可能收一點光圈之下,才有了這個曝光組合。。
為何不能使用更低的快門?
第一,你可以點擊放大來看少女的臉部細節。
第二,你有沒有留意各人在畫面中的位置不一樣?
因為她們的身体在大幅度搖動哦——誰開心時身体還能不動如山的啊?
這就涉及到我上面說的Motion Blur的問題,對啊,不敢用高ISO啊,然後降低快門來遷就ISO啊,結果拍不好,就說是機器不行哈。。
多麼強的理由換新機器哦。。
如果1/60秒快門能拍到這樣不做作,只是主角們很自然的笑容淀放,不用123笑,我倒想看看有那個高人指點一下我。。





妖狐藍風 wrote:
你的前面兩張1/60就能拍好。
防手震與凝結動態有差,
的確保險起見1/160可以提高成功率無限接近100%。
1/500太慎重了吧


D8xx/Z7系我都是用(1/鏡頭焦距*2)當作安全快門速度,手持低於1/125就很容易看到反光鏡微震了,個人都是用放大400%來看有沒有抖動的,說要用1/60能拍好,靜態照成功率也不高就是。
妖狐藍風
Z7有防震了吧?400% 啊,我基本看200%就接受了。
Gabriellin
主要是D800時代的反光鏡與快門震動太大,後面用過D810是有明顯改善,當然Z7沒有反光鏡震動又更好了。還會用比較高的安全快門,也是基於實際拍攝經驗而來,這個是中長焦拍人像為主。

50mm iso 500 1/100s
irontheone wrote:
1/60秒就能拍得好...(恕刪)


這照片11年前的了,從fb下載的,
當時還沒有高清上傳。
以當年的nex5相機,
可接受也就ISO 1600(那張照片也有可能開到3200)
14mp配上kit鏡頭,
去一下噪點,
細節當然也沒有了。


我相信大大的街拍經驗,(也感謝分享多少快門與大概成功的機率)
也明白1/60很大的情況是擺拍或拍靜物。
也明白拍到能凍結畫面的照片但是噪點高 比 沒噪點
但家人出遊最多時候不是可以叫起來擺拍嗎?
反正我也不清楚樓主拍什麼,
就好奇需要用28f2需要1/160快門才穩。


扣掉motion blur的問題
我拍照會拍幾次,
畢竟經驗沒有大大多,
就拍一張,手震?
用最穩的拍攝手法拍第二張,還模糊?
最後那麼才提高快門測試。

我是想告訴樓主,
用多餘金錢的能力才一次過升級。
不然像我醬分期入手一機三鏡,亞歷山大。。
重點還是不常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