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RayRay wrote:
有些有用LR後製調飽...(恕刪)


離題一下

立體感這東西跟相機的關係應該不大
否則藝術家作畫怎麼會有立體感呢?
(線條光影知覺印象才是關鍵吧?)
小的總覺得有些人愛捨本逐末~
.stick. wrote:
立體感這東西跟相機的關係應該不大
否則藝術家作畫怎麼會有立體感呢?...(恕刪)


的確, 前一陣子展覽的米勒畫展便將立體感呈現的非常好, 因此說xx牌DSLR比較有立體感實在很扯!!
millerliu wrote:
的確, 前一陣子展覽...(恕刪)


小弟在離題,抒發這三個月在m01的心得一下
其實在攝影網站最常看到的就是"捨本逐末"的故事...

DSLR的色彩演藝或者其他因素或許對"立體感"有差
但這差別相較於一些"先天物理條件"及"人類知覺"絕對是很小的!!
會用5D是看上他是我唯一一台買得起的FF,and還沒買之前曾經看過JPG原始檔非常驚豔之好,至於顏色方面經過個人使用經驗來說的確比較喜歡CANON的設定,尤其是高階機種。用過幾台NIKON的數位單眼後覺得不是我的菜~

不過這喜好本來就很個人了。
www.hsushengyuan.com
友善的小徐 wrote:
會用5D是看上他是我...(恕刪)


之前在投身於C還是N之間煎熬了一陣,但還是由於移焦的問題選擇了NIKON。心想著,數位時代,色調可以後置,從此~~~~~~~~~~~~~~~~
引用小徐大的半句話吧:
拍的時候很開心,拍完之後很~~~~~~~~~~~~~~~煎熬
喔耶! 苦苦的等 癡癡的等 百忙之中的小徐終於有回應說 可以放他拍的照片上來了

(01)

(02)


像上面這兩張 是不是用個定焦鏡就可以拍出這種感覺呢?
我主要是喜歡這兩張光線的感覺(這種光線感怎麼抓?)

(03)

(04)


從(04)左上一跟右上一可以看出 右上一好像比較有我(01)(02)的光線感
這是調白平衡的關係嗎?像我D40就只有幾種預設 ex:太陽光 室內 陰天 etc....
可以就一種白平衡設下再微調嗎?

(05)

(06)


(05)(06)這兩張我也很喜歡這感覺 有種電影片段的感覺
我發現 在清晰跟模糊中間也有條很難抓的準的界線
有些照片沒有很清晰 模模糊糊的 但是卻又別有一種風味
另外像(06)這張 強光源在人物後面射出 這種照片我很不會照
該怎麼樣才可以使的前方的人物清楚 又可以保留後放光源的照射感嗎?

(07)


(08)


這兩張就單純喜歡 拍攝方法上應該比較容易些 難就在抓住那個MOMENT而已

(09)


這張也是 我的問題就是拍天空怕臉黑了 拍臉又怕拍不出天空的感覺
怎麼拍??怎麼拍??
請各位用最簡單的方法指教囉 太技術的專有名詞我不是很懂 ^^!
Roda
1+2,24-70mm f2.8

2,70mm f2.8

色溫用LR調整過讓他偏暖,光線純粹就麥當勞裡面的現場光而已,AUTO WB,旁邊有面窗戶所以有陽光照射進來。

3+4,AUTO WB FOR ALL

5+6,NIKON F90X FILM SLR

9,天空跟臉部的亮度不能差太多才可以拍出來(所謂的「光比」),快要入傍晚的時刻拍的。

你問的問題都是因為你不懂攝影的基本知識才導致的,看書,看書,書上都有寫喔!
www.hsushengyuan.com
^^! 我承認是因為懶惰+閱讀障礙
不過會試著找本簡單入門的書來看
Roda
小徐拍的那幾張,主要是光線的運用
不管用什麼器材,有抓到那個光線
就能有類似的效果


像是1 2就是逆光的情況了,整個相片的曝光是微微過曝
所以看得出來其實當時室內的光線和戶外的光線應該不至於差太多
因此對比和彩度會降低(通常順光的話,對比和彩度會比較高)


p.s. 第8張應該是在英國照的吧,從那個行人穿越的指示鈕看出來的...
p.s.2 光線的掌握才是攝影裡面最難的課題,不管是自然光或是人造打光,甚至混合運用,這些造成的影響遠遠大過器材不同所造成的差異,掌握的好,出來的結果會比使用後製軟體或是相機裡頭設定高對比,高彩度來的自然很多
https://www.bagusintl.com/
數位攝影時代器材或後製軟體可以發揮空間極大, 但是構圖及光感則是優秀攝影師的通天本事, 只有練習, 沒有捷徑.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