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d200x wrote:不要再相信沒有事實根據的說法了透視感跟物距有關而不是焦距不然說有差的,麻煩貼上"等效焦長"換算相同但透視感"明顯不同"的照片吧 服用全幅機一台,保證藥到病除,永絕後患感覺越來越多人把全幅機神化了對某些職業攝影師來說,全幅機好處就是不必再換算焦長,如此而已
To carl3104 大大:不好意思,透視對學過圖學或建築設計相關的人都曉得,是受主體物距影響,你可以在相同距離進行不同焦距拍攝,再進行裁切放大,透視都相同。在有些書中或網站的描述透視是錯誤,有感覺是焦距影響,是為了取的相同構圖而導致物距不同,所以才會有不同!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7&t=411489#3720493To 樓主大大:我也是從底片機開始。第一個差異,同一鏡頭時,從觀景窗看過去時候,感受最大。如果有用D3就曉得,DX是遮到旁邊一半面積。第二個差異,等校焦距的影響,像是FF拿600MM大砲 和 DX拿400 mm,站在相同物距,雖然是視角是相同,但景深就是600和400的差異,而且會看到FF的觀景窗面積是近DX的一倍,所以會覺得DX好小,FF好像放大一樣!
diffusionless wrote:To carl3104 大大:不好意思,透視對學過圖學或建築設計相關的人都曉得,是受主體物距影響,你可以在相同距離進行不同焦距拍攝,再進行裁切放大,透視都相同。在有些書中或網站的描述透視是錯誤,有感覺是焦距影響,是為了取的相同構圖而導致物距不同,所以才會有不同! 是啊,您說的完全沒錯,所以如果是10-20mm用在APS機身上x1.5大概是15-30mm,跟全幅機用15-30mm這顆鏡頭,等校焦距一樣,視角一樣,要獲得相同的構圖就要距離拍攝物相同的距離,因透視感取決時拍攝距離,理論上透視感應該是要一樣的,我記得之前有大大就有分享過他的測試,實際上的測試結果也支持這個想法。
sigma 15-30:http://www.sigma.net.tw/15_30_35_45.htmsigma 10-20:http://www.sigma.net.tw/10_20_4_56.htm
1. 小弟只是隨手弄的, 很不精確, 如有造成錯誤的地方, 請多包含;2. 因為手上鏡頭有限, 無法讓三台在同一實際焦段, 且相同視角的條件下測試, 可能就要由器材豐厚的朋友試試了!3. 不同的透視感應該發生在有兩台機身 (FF & APS-C) 但卻只有一顆鏡頭的朋友身上, 而通常用 APS-C 的我們又會刻意配更廣角的鏡頭, 所以大多會有的還是景深的問題吧!4. 小弟並非意識形態上的"挺"全幅, 而是用過後發現, 除了重量/體積, 價錢外, 拍出來的效過比小片幅好, 只是好多少, 值不值得, 就見仁見智了; 至於很多網友都會說, 沒有全幅不能拍照嗎? 那你不會上 120 或更大的嗎? 等等...我倒覺得沒有那麼嚴重吧?...其實以我個人來說, 我會說它好, 但對我又沒好處...純就使用過的感覺來說說而已...如有得罪, 請多包含...
klein3358 wrote:1. 小弟只是隨手弄...(恕刪) 感謝說明和測試~其實全片幅的好是有目共睹的啦~ 只是(fx好-dx好)/(fx價-dx價)的價值比每個人不同.如果D700也有100%的視野率和近二千萬象素, 就會非常讚了.(非討戰文, 小弟只是小小的心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