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麻麻,Nikon Df 預售成績比 D800 還差得遠


爬山的阿光 wrote:
感謝death010...(恕刪)

阿光兄:

人性本墮!

以前學顯微鏡時候,照片都是自己顯影,份量多才會交給店家處理,後面一些新儀器往往一開始就是數位檔,可以直接用網路就可以傳輸數位影像。



也就像現代年輕人,拿著手機或相機隨便,各角度姿勢自拍照就可以按下數百數千張照片,可能再刪掉數百數千張照片

那樣計算成本是針對每一張都需要才會有意義,對於工作者,假設10萬張中挑選一張。
那就是打上10萬張底片沖洗費用,而數位則是只有一張最後輸出成本。

這個才是真實成本差異問題,而不是單單算差價。








數位和底片本身也是先天基本原理問題,也無法一同等視。
就如同NIKON自己所說一句話。
假設在黑暗房間中,點著一盞燭火,底片就是類比方式紀錄連續性變化,而數位就是數位取樣的方式非連續性紀錄。


不管後面如何發展是改變不了這個問題。



對於35mm DSLR發展也是一樣,不管後面感光元件製程或畫素如何,他都只是同樣大小35mm影像。
畫素越高,本身紀錄獲得越接近原本影像資訊。
100% 只是1個顯示畫素對1個紀錄畫素,影像大小從來沒有改變過,只是大多開啟時候往往會不自覺,就把100%當作原本影像。






對於底片來說,本身紀錄是類比紀錄,但是因為不管影像放大或著埽瞄等任何一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MTF或解析問題。
也就是本身拍照鏡頭會有對物空間的MTF或解析問題,本身底片也會對於投影影像MTF或解析問題。
那同樣後面這些放大機 投影機或其他任何過程都是同樣存在這個解析問題。




底片影像細節與內容是由一個實體紀錄來保持,所以本身和數位影像本身只是一個影像紀錄訊號集合體是完全不同狀況。
10萬張底片就是10萬張實體空間,而10萬張數位照片則是一個虛擬影像紀錄資。





爬山的阿光 wrote:
其實我會以底片為主力是因為

底片那濃密且細緻的連續色階。

數位的,等nikon 出D5再看看他們會端出什麼菜吧!(恕刪)

最近才把去日本涸澤上頭的高山湖泊所拍的環景照給洗成海報,12張下去接圖...

A0版的看不到接圖的點,
A1版的也很夠看,
若是以之前的習慣,一定拍RVP的幻燈底片,
不過,我已經沒有可以掌握底片機的勇氣...
數位單眼能夠玩的比底片機還要多...

cyclospora wrote:
最近才把去日本涸澤上...(恕刪)


哇 這張好漂亮! 是 RVP 拍的? 還有其他傑作?
底片機有2台 (N90, GR1s), 但幾乎不會用, 覺得用了D800E, 反而沒那個信心去拍底片.
這年頭120底片機幾乎是跳水價,以前貴到叫不敢的哈蘇500系列,現在在海灣一機一鏡再配一支夠力的多功能電子測光表台票5萬內應該可以輕鬆搞定,而且目前120底片與135底片的每格拍攝成本快差不多了,靜態風景題材操作速度也差沒多少,但是爽度可是大大的不同,
有心要玩底片,可以考慮直上120底片機,用片幅換爽度,需要快速反應時再掏出DSLR/EVIL...
整棟樓看下來,極低的C/P值是Df目前最大的問題,A7給全幅定義了一個新的價格帶,所以在全幅+價格的思考上,Df早已註定了它的罵名。

另一個角度來想,如果小弟的閒錢多到買Df都能當作買杯飲料一樣,那Df與A7還有什麼好比的,不過就是STARBUCKS V.S. CITY CAFE而已。

很多人買東西根本不考慮C/P值的,他們只會在意廠商手上有沒有能滿足他們的東西而已,價格從來不是問題。

雖然小弟也不買Df的單,也覺得A7才是正確的選擇,但這只代表Nikon賺不到小弟的錢而已,搞不好賣一台Df的利潤還高過好幾台A7。

所以賣得不好,也不見得Nikon就不能賺。恨Nikon黑心?小弟反而恨自己為什麼不能霸氣一點,兩台全收不就相安無事了嗎?

Nikon會不會倒小弟不清楚,不過看起來它至少學會了如何像Canon一樣賺錢。


RogerWaters wrote:
哇 這張好漂亮! 是 RVP 拍的? 還有其他傑作?
底片機有2台 (N90, GR1s), 但幾乎不會用, 覺得用了D800E, 反而沒那個信心去拍底片

這是D800+20-35鑽廣拍的,12張圖下去接的環景,
可惜我的Zeiss 21/F2.8忘了帶,要不解析度會更棒,
數位單眼能玩的,真的比底片多很多,
尤其是光影的微調,如果是底片機,那要包圍曝光,
縮時也很好玩,
接圖也很方便,接成一張大海報,不用特地去買超廣角,
夜曝更是讚,尤其是拍銀河,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一卷高感度的底片就要從頭拍到尾,
現在要我回去拍底片機,我已經失去操控底片機的信心與勇氣,

cyclospora wrote:
這是D800+20-...
縮時也很好玩...(恕刪)

縮時攝影很耗快門數的,
一個三分鐘(30fps)的縮時影片要耗掉5400個快門數(3*60*30),
拿DSLR/EVIL機子去拍挺傷的,
拿高檔一點的網路攝影機或是專用的縮時攝影機來拍會比較合算,
當然前提是要搞定電力供應
GTAW777 wrote:
縮時攝影很耗快門數的,
一個三分鐘(30fps)的縮時影片要耗掉5400個快門數(3*60*30),
拿DSLR/EVIL機子去拍挺傷的,
拿高檔一點的網路攝影機或是專用的縮時攝影機來拍會比較合算,...(恕刪)


網路攝影機或是專用的縮時攝影機大都無法讓你控制快門、光圈、ISO、白平衡或其他的設定

我倒是比較建議用無反微單來拍,因為無反光鏡相較對快門的損耗也比較輕微
而且能用較高的解析度如一千萬畫素以上,如最後輸出的結果是1080p的話,你有很多像素可以備用,

如果不在乎檔案空間與處理速度,也可以拍攝RAW讓你能在後製有最大的彈性空間。
相機不只功能可以區分客群,造型也可以用來區分客群開拓市場。如果這台有打開部分市場,
或許下階段nikon會推出更吸引人入手的機器。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相機不只功能可以區分客群,造型也可以用來區分客群開拓市場。如果這台有打開部分市場,
或許下階段nikon會推出更吸引人入手的機器。

無名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c8631506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