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a5 wrote:朱連雀RX10M4 ISO2000...(恕刪) 拍照不就是這樣,有拍有開心沒有拍整理照片也一樣開心....~~~~~~~~~~~~~~~~~~~~~~~~~~~~~11魚鷹-20171220-Nikon D850+800mm f5.6 E FL-0404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11魚鷹-20171220-Nikon D850+800mm f5.6 E FL-0404-1 by stephen-yang, 於 Flickr
yang stephen wrote:拍照不就是這樣,有拍(恕刪) 美~~總覺得D850是一台表現非常均衡的機身不但對焦系統很OK像素夠且畫質表現棒青背山雀 / Green-backed titNikon D500 + Nikon | 200-500mm f/5.6E , Handheld
summersting wrote:總覺得D850是一台表現非常均衡的機身不但對焦系統很OK像素夠且畫質表現棒(恕刪) 在拍鳥綜合表現上D850+856的組合,目前沒有其他的組合可以比其他的,要不有了畫素沒有對焦能力要不就是有對焦能力畫素卻不足........其實我最想要的是一台有著12連拍以上D850......iso再進步一點點就好可惜,NIKON不給...........
yang stephen wrote:我沒有辦法靠近(因為要很早)所以只能用砲長加高畫素來補了...............(恕刪) 其實能夠稍遠一點拍,在景深上反而會較好而平均,而有更高畫素更能有裁放的空間。再請問一下,「高動態」下關於「白毛」很容易崩盤,還有什麼好方法可克服?承上再出清,2020.02.10的額外收獲...灣潭的「野鵴」Sony A9 II & SEL400GM + SEL20TC(手持,在林蔭之下再加帳篷之下;這隻整整讓我等了一年。)
yang stephen wrote:我看不太懂你的意思比(恕刪) 高動態:即高速移動的「標的」,如魚鷹下水俯衝一般會有二個階段速度,一是先由較高空衝下、一是在到約接近水面一米左右,會再縮翅加速一次。崩盤:就指會整個白毛細節不見。這我要是拍樹上、樹下的笨笨鳥,同樣有局部白毛就不會像刷了一層油漆似的糊狀。然以魚鷹的頭之毛髮言,唯有您拍的出有很好的細節,而一般看到的都很不如,這我是有感是否也可能「標的」本身受光源照明不足之因很大?但在林蔭下的受光照明會更不足!(另遠遠百米外的拍人,隨便一拍其鬍鬚和毛髮還是可數的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