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800 最新rumor規格 可以置換彩色/黑白sensor!?

這種可以換Sensor的系統, 假如設計的好的話, 是不會砸自己的腳的.

把Sensor想成CPU, 機身想成其他配件, Image processor想成APU.

今天就算你的486能夠裝i7的CPU, 你會想要他只有16MB記憶體+256色的apu嗎? 不會.

這樣子的系統對於Nikon這樣, 比較專注於機身設計, 而對sensor發展上資源及技術比較有限制的廠商而言, 反而是好事. 這樣的話, 投入在sensor設計的R&D可以有效控制, 機身的銷量可以比較大. (想想今天假如自己不需要D3s的功能, 但是想要FX的話, 只要買台D90的機身+D3s的sensor pack就好了)
以商業考量以及個人的工作經驗認知, 我覺得應該nikon如果真的這樣做, 其原因有可能是...

1. D800+可置換sensor
但是sensor的部分僅限D800可使用
這樣Nikon生產D800機身, 使用者可自行購買想要 x(如大畫素), s(高速), 以及原本的版本
對Nikon來說, 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生產不一樣的機身, 可以共料, 以達到cost down的生產概念

2. 針對sensor的解釋, 我了解的是, 同樣的解析度, 可依照研發的目標設定為高解析高寬容度, 速度會較慢, 或高速度的特別設定. 黑白彩色sensor, 黑白的會比較鐘於原本的精度, 其表現會比彩色的好. 彩色的RGB也是經過也算的插值所計算出來的色彩. 這個就是圖學的部分了. 有了sensor模組的選擇,讓玩家又有更好的攝影器材可以發揮,我只能說,nikon真是太棒了!!

3. 但是, 據我了解, 數位相機的主板設計, 主要是DSP+sensor, sensor模組雖可置換, 但是DSP並沒有變動, 也就是說, 即使換了幾個sensor模組, 最終還是會被原本機身板內的DSP所限定其電子效能, 尤其還有pin腳的問題. 因此, 我推測nikon的算盤是,雖可以置換sensor, 但是"僅限D800系列", 如果未來有D4, D900,或其他, 我相信模組是不能夠共用的


如同前面大大們說的...簡單的說, 使用者可以依需求來選用自己想要的"底片"
這真是很聰明的設計, 賣鏡頭, 又可以賣模組, 然後機身統一生產, 達到物料最高的管控
這樣的商業考量,不但生產省錢(機身),還大賺模組錢(玩家多選擇),未來升級還是要再掏錢包(模組不共用).
非針對Nikon: 可換Sensor真的是滿讓人期待.

身為Nikon用家,對於Sigma X3 傳說般的解析力也頗垂涎.
幻想: 艷陽下,Sensor換上X3; 夜晚/光線不足處, 換上背照CMOS.
多完美!

當然, 未來Sensor技術若能有"劃時代"的進步,
那换不換Sensor也不是那麼重要了.

p.s.:Nikon這個彩色換黑白的rumor, 小弟就不知道該如何應用了~
azenis wrote:
今天假如自己不需要D3s的功能, 但是想要FX的話, 只要買台D90的機身+D3s的sensor pack就好了


這個比較難一點,因為D90要連整個快門組和反光鏡,五稜鏡,對焦屏都要改
曾經O記的E-5也是謠傳會出可換Cmos的的機身~但最後都無疾而終~~

這次D800也有謠傳~~究竟是真是假~~~真的很想知道!!

因為這種設計對nikon來說有利有弊~~~但對我來說可是很有趣就是了!!

期待nikon的震憾發表!!
https://www.instagram.com/windowleonglandscape/

ufaf0055 wrote:
非針對Nikon: ...(恕刪)p.s.:Nikon這個彩色換黑白的rumor, 小弟就不知道該如何應用了~

我猜啦!純粹只用於黑白拍攝的sensor沒有RGB的彩色濾光片,進光量可以大大增加,搞不好可用ISO一下子暴增十倍,夜間偷拍的利器!

djkuang wrote:
二年前小弟發的文章....

不斷出新的DSLR,沒有更smart的方法嗎??

有人不屑,有人支持...反正就討論嘛~~

Nikon canon 會不會做呢,我是認為有可能,因為變到最後會 "變某輪"(台語:沒搞頭)
總之,我想二大消費"D"SLR龍頭不會等著samsung或sony都做了(他們最可能出怪招...),才來插一腳...因為可換MOS/CCD模組的 135 DSLR(我知道別種相機已經有出...),對很多人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雖然可能很貴。

補充:如果可以更換MOS/CCD模組,說不定真的像樓內某人說的,也可以換上"特殊"的135底片~~~


原來如此,果然Nikon現在搞個可更換感光元件的構想,是為了要讓自家推出的專業機身一舉吃掉高中低階市場所做的佈局。試想一台專業機身,可依照顧客的取向搭配不同價位功能的感光元件,直接把高中低階的客戶全拉進Nikon家族,果然高明呀。
Canon EOS 500N + EF 35-80mm F4-5.6 Canon EOS 300D EF 28-105mm F3.5-4.5 EF 50m
假如真的是這樣就太好了~~

機身跟感光元件的需求的確不同,舉個例有些人可能只要用到1600萬畫素,有些人想要2500萬畫素,依價格不同販賣感光元件,等於把D800這個階層的相機再分成1600萬畫素的D800跟2500萬畫素的D800,這樣可吸引更多的買家,有點像是汽車的配備,有些人買2WD就好了,有些人可依需求買4WD,有些人買1800cc,有些人買2000CC,就看買家自己決定了

不過D700用了一年多,我更希望D800可以進步的依序是
1.動態範圍,就算上到14bit,D700整體的動態範圍感覺略窄,另外在一個動態範圍裡面暗部細節的表現優於亮部細節的表現,感覺不是那樣的線性,在陽光下拍人時常遇到人臉受光面爆掉,但中間到暗部細節都很不錯的狀況,我相信整個動態範圍加寬一點,亮部的階層再多一點,拍人跟拍景都會更好用

2.自動白平衡,從D70到D700後拍人偏黃我倒是較少遇到,不過陽光下風景偏冷的狀況我倒是很常遇到,大多都需用手動調整K值,或後製調整,雖說RAW可調整,但假如相機更聰明一點當然更好

3.LV對焦速度,LV很實用,像是拍在地上的蝴蝶,轉用LV對焦已經比更換垂直觀景器快很多,受限也更少,假如可在讓對焦更快,再加上LV時加上個設定對焦點數量(EX:9個對焦點,51點對焦點,自由移動對焦點),這應該會讓LV更好用

4.錄影,假如要加錄影就至少30FPS 1080P吧

5.垂直手把加上EV調整跟AE鎖定的快速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