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KCC wrote:
請教版上先進,小弟目...(恕刪)
TONYKCC 兄:
1.焦距是由於光學鏡頭設計造成,在對焦無限遠時候,其焦距=像距,這個是和一般薄鏡片一樣。
所以焦距是不會因為片幅或而改變,只會因為光學結構而改變。
Nikkon 24mm f/2.8

H就是主點
F是焦點
Bf就是鏡後鉅
f就是焦距
這個是在對焦無限遠狀況。
其中主點就相當薄鏡片時候得中心點,只是鏡頭是複透鏡其中心點會分裂成兩個,在對焦無限遠時候,焦點就在感光元件上,其中第二主點到焦點就是焦距。
2.一般所謂XXmm是廣角,這個部份定義是由視角決定,但是焦距不等於視角。
視角是由焦距和片幅尺度而決定,所以不同片幅的視角和焦距關係是不同。
像是標準鏡頭來說,大型相機是150mnm,中片幅是~90mm,135片幅是50mm,APS是約35mm左右。這些相機在使用這些焦段都是獲得同樣視角,也就是獲得同樣拍攝範圍。

也就是那些換算等校焦距的係數(DX是=~1.5,4/3=~2),是因為大多習慣135片幅的焦距和視角關係,所以那樣換算只是要知道這樣拍攝結果相當是135片幅用多少焦距拍出來,也就是等視角等校焦距的由來。
所以不管用FX或DX鏡頭,在DX機身上,拍攝範圍或視角是受限DX片幅關係,也就是視角就是比較小,也就是比較望遠些,雖然實際上焦距並沒有變,但視角變小。
所以在換算135片幅之等視角焦距,就都要還是用此<1.5X焦距>結果才可以知道使用135拍出同樣視角所需要焦距。
3.簡單講那只是一個習慣。
因為視角數字比較難記關係。
例如說,要拍到視角是84度的範圍,如果是用FX機身是要用24mm來拍,DX就是要用16mm,而6X6中片幅就是要用44mm...
當然這裡面是忽略成像圈的限制,成像圈就是符合光線可以投射成像位置,影像是清晰明亮,只是靠近邊緣的光線會比較斜,影像會因為CMOS/CCD特性而漸漸較光電訊號較差些。
越大片幅的成像圈就越大,拿DX鏡在FX機身上看到黑色圈圈就是成像圈不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