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hartman wrote:
參照這篇設計此鏡的 ...(恕刪)



50mm 1.2G N 與魔鬼訂契約...
假設這支真的問世
我首先感到好奇的是他的口徑
愛與正義的化身 wrote:
我首先感到好奇的是他的口徑...(恕刪)


口徑? 指的是濾鏡接環嗎?
以Nikon的傳統,最多就是77mm

可是以Nikon History資料來看AIS 50 f1.2來看...
就算加上鏡頭馬達的50 f1.2G來看好了!
了不起到67吧 (個人猜測)
如果擁有50mm 1.4G,還需要1.8G嗎?
金涓宜慧 wrote:
如果擁有50mm 1.4G,還需要1.8G嗎?

如果1.8G的售價夠低夠漂亮...我想還是會吸引不少預算不足的朋友...
但如果和1.4G的差價不大的話...很多人一定會牙一咬撐一下直上1.4G...

LIN ISEI wrote:
如果1.8G的售價夠低夠漂亮...我想還是會吸引不少預算不足的朋友...
但如果和1.4G的差價不大的話...很多人一定會牙一咬撐一下直上1.4G...


如果真的50mm F1.8G發表的話,35mm/1.8G價格一定直線下滑!

因為50mm F1.4G現在售價也才12900,50/1.8G如果也賣這個價格,肯定滯銷!
除非有ED鏡片或N鍍膜來提高品質。

但是50mm鏡頭連ED鏡片都沒有了,更何況N,所以50mm F1.8G這棵要賣得好的話,售價一定不能超過8000,否則會打到50mm/1.4G,但是這一來價格和功能打到35/1.8G了,大家都跑去買50/1.8G了!(同樣光圈,50mm比35mm景深更淺)

所以我覺得50/1.8G好像是雞肋鏡頭= =

爽度先決的-->>50/1.4G
預算先決的-->>35/1.8G
??先決的--->>50/1.8G

所以以我推測,若50mm/1.8G真的推出的話,50/1.8G和35/1.8G其中一個一定會滯銷,或35/1.8G價格會下滑至5K新台幣。
袂爽麥看,無人夯刀逼你看!

Taroko1005 wrote:
爽度先決的-->>50/1.4G
預算先決的-->>35/1.8G
??先決的--->>50/1.8G(恕刪)


FX的預算先決?

其實小弟一直覺得這顆AF-S 50 f1.8G的出現
背後似乎隱藏著重大的意義
也許是平價FX機要跟著一起推出了?

(DX標頭已有35mm 1.8G,所以不免讓人聯想到,D7000以上的D300後繼是FX)
D700/NEX3/iPad2/iPhone4/09'MBP13/11'iMac21/09'CIVIC
Taroko1005 wrote:
如果真的50mm F...(恕刪)


如果以nikon人來看這顆50 F1.8G是沒啥好特別
35 F1.8G, 50 F1.8D提供給Nikon人有無馬達機身選擇
而這顆重點 個人認為是搶"新手"與"想踏入"的買家
可以想像D5000,D5100,D3000,等配50 F1.8G是多輕便
以現在配50 F1.8G好攜帶 一機一鏡費用不高
不小心玩壞還有本錢 來藉口升D700
我認為在補齊幾個焦段 那些低階用戶 也可以盡情混搭
戰線可以拖很長喔

好玩預測:價格約會是35 F1.8貴五百....
這樣一來 阿~到底要買那一顆阿?!...兩顆加起來也還好 不如一起帶吧...

Taroko1005 wrote:
如果真的50mm F...(恕刪)



第一次聽說 新鏡頭推出舊鏡頭會跌價.(不同焦段也會影響).. = ="

還有一點就是 焦段不同 用途不同

買鏡頭不是看景深而已 焦段的視角 常常也是攝影者的考慮因素

50 1.8G 無論賣多少 根本不會打到35 1.8G...至於1.4G 也不太會打到



用情(攝)的角度去窺視光(影)的世界http://album.blog.yam.com/realsky28

Taroko1005 wrote:
如果真的50mm F...(恕刪)


1.會想買50/1.8G和買35/1.8G,要同時發生實在不高,大多是選擇其中之一顆。

2.50/1.8G AF-S代表示平價AF-S連根打起,也就是接者慢慢就是其他原本常會考慮AF定焦鏡群。

3.一家產品有不同用戶群,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是雞肋,但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剛剛好。

像是D5100介於D7000和D3100,既沒有像D7000或D90機身馬達與高機身對焦性能與速度,價位又沒有D3100便宜。

但對於滿手AF-S鏡頭與輕便機身,翻轉高解析LCD等,這些需求用戶來說剛剛好!

中庸,最佳,雞肋,常是中間機種的特徵。


cutez200 wrote:
FX的預算先決?其實...(恕刪)

C兄:

1.50/1.8G和NIKON會推出平價FX機身是兩碼事,因為DX/FX價位差是一種刻意製造的平衡,低價FX出現,通常是DX市場衝擊毀比較大,並不是簡單整體利潤就增加。


2.NIKON本身又不是靠賣感光元件,而是本身NIKON機身性能來台高價位,低價FX機種那樣子策略只會讓SONY這些作感光元件部門賺錢,也就是低性能的機身本身就是對NIKON是比較不利,對SONY或CANON會比較有利。

3.50/1.8G反而是因為入門市場關係,可以作為DX 85/1.8取代一樣,便宜與高解析,而需要買50/1.4G。
FX是有機身馬達,早就有各種支援鏡頭,如果NIKON打算推出沒機身馬達的FX機身,價位可以低廉多少?

實際上,機身馬達並不是很高價成本,那只是一種定位策略,一台沒有機身馬達機種,成本減不了多少,但吸引力與支援性就下降許多,價位低廉又是便宜SONY,而對NIKON有何益處?



4.SONY主攻價位,NIKON主攻機身性能,CANON則是穿插之間,產品不是只發表一種,一種銷售良好,總體利潤可不一定會增加,而產品更是長長遠遠經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