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自己的經驗是,用入門機拍的最辛苦,因為觀景窗視野少。用專業機的時候,視野增加超好拍!比較不用去考驗眼力。
伸展台最難拍的角度,是伸展台靠近自己位置約二步就可以跨到我身邊的距離,太靠近會造成脫焦或無法對焦,而造成必須快速變化焦距,但是一變動,後來跟上MD可能又會不好拍到最好位置點!
如果要我舉例我目前拍過最難拍的場合,真的是在考驗技術跟眼力的!冰上曲棍球是我拍過最累的場合。

有機會假日各位可以去大同運動中心一趟拍拍看就可以知道~真正可以考驗你手上相機的地方!
奉勸版主,不能因為被說拍不好,就放棄拍這類,這樣只會讓自己的攝影技術受限!你自己說的有批評、就有成長!
我也不是一開始就馬上可以把這些題材拍到這麼好,我剛開始拍,被轟的比你還慘,曾經還被說拍的照片是垃圾等等!但我現在拍的題材,遠遠超過當初肯批評我的人,而批評我的人則是我的好友也是我曾經工作上的導師。
在這裡敢公開如何拍攝數據的攝影者已經越來越少,尤其是會拍的!書上寫的數據也不一定代表是正確!使用鏡頭+機身不同,使用數據就不同!現場場景不同搭配數據又是不同~
拿不出圖片嘴砲你的看看就算了,拿得出圖又可以跟你說如何去做的就參考看看~
如果你能夠跨出這些問題,相對攝影技術提昇會比其他人還要快~到後面不是靠修圖去思考拍不好怎麼救,而是會思考如何一次就靠自己手上專業的相機達成目標。
後製真的很方便,但是能夠一次拍出好照片不用後製,讓人讚嘆~這才會爽度100!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jeromezhan/
zwgy20 wrote:
所以说到底还是你的D3s“最高可接受度”比较高,达到了2500……
我们拿APS-C的,ISO 800也一样拍舞蹈了
有點拿蘋果與橘子比較的感覺。
秀場燈光會比較混亂,與你看得舞蹈的場所應該是不同的。 所以使用ISO的大小沒有必要一樣。 再者,D3s如果高ISO無躁點,那用高ISO與低ISO有差別嗎?
你拍的跳舞照,大多是左右移動,就算是前後移動也是很小的距離。
拍秀場卻是顛倒,大多是前後移動,而不單是左右移動。
也就是說,MD會比舞者更容易離開焦點,所以用高速快門連拍來捕捉也不見得是錯誤的啊。
以上觀念如果有誤,還煩請有經驗的大大指正。
最後,如果你拿D7000卻只能把舞者拍成這樣,真心建議你我兩人還是繼續潛水吧。
Molonlabe wrote:
有點拿蘋果與橘子比較...(恕刪)
秀場跟伸展台燈光二者完全不同!
秀場燈光五顏六色最多,而且都非固定式打光,拍照時還要算最亮的光何時會打到舞者身上在做拍攝。
伸展台拍攝都有固定光源在同一個點,基本上拍攝伸展台我都是等MD經過比較光源點時拍攝。
M模式下,伸展台MD走台步所用快門比秀場慢一些,秀場舞台所用快門則是會比較快,秀場表演者的動作都是身體瞬間連慣性,所以快門所用速度會在更高去凝結手、頭、衣服擺動畫面。
伸展台MD走動都在一定速度,擺姿勢也是一個頓點做變換動作,連續性動作幾乎是沒有!
小弟拍攝伸展台類作品,獻醜了!拍的不好別轟我~
使用器材:Canon 1D MarkⅣ、鏡頭Canon 70-200mm F2.8 IS。無散光燈、無腳架、無偏光鏡片、M模式。
美髮時裝攝影相關:
2010春夏靚亮秀
肯夢學院2010商務聚會
2010 TIGI Catwalk全新完整系列 上市發表會
哥德式國際 - 2010發表會 原創性的東方視覺美學設計
2011年ICD台灣-日本國際髮型風尚發表會
2011德國威娜流行趨勢台北發表會
舞台類相關作品:這是很早期我第一次拍攝,所以技術上比現在還差。
使用器材:Canon350D、鏡頭Canon 70-200mm F2.8 IS。無散光燈、無腳架、無偏光鏡片、M模式。
麗星郵輪內的舞台表演
PS:
1、麗星郵輪內的任何內部表演是嚴禁攝影,因工作上關係才獲准可以在內部拍照。
2、拍攝各種舞台、伸展臺、表演、運動競技時,其實都是禁止閃光燈使用。
3、大多數場地都有很多限制,除非是因主辦單要求,並提出腳架使用經過認可後,才會使用!所以我幾乎都沒用過腳架拍攝這類工作。
4、所有照片拍攝數據都存在照片內。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jeromez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