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henkoshe wrote:
其實還是有的
鏡頭的透光度不一樣@@
那裏看不懂了??
鏡頭透光度不一樣曝光值當然不一樣...(恕刪)
你應該說:看得懂你在說啥的舉手答有...


冼鏡光 wrote:
個人倒是覺得您的看法匪夷所思。

冼鏡光 wrote:
這就是非常非常外行的話了。銳利度是人眼的感覺,高對比是產生高銳利度的條件之一。但是對鏡頭而言,有高解像力並不一定有高對比,有高對比的鏡頭的解像力不一定高。大多數1950-1960年代的德系鏡頭是高解像力加較低對比,這樣容易保持區域邊緣轉移的細節,Carl Zeiss和Leica都有不少這樣的產品。高對此鏡頭是靠加大區域邊緣差異讓人覺得銳利,但會失去很多轉移區域的細節,因而解像力較低,這是二次大戰後日系鏡頭特色,特別是Olympus早期的鏡頭。所以高解像力較低(極低是您說的)對比的鏡頭是柔和的清晰,每家廠都有這樣的鏡頭、特別是(Canon、Leica、Nikon、Minolta/Sony和Zeiss,沒用過Pentax不敢評論)它們的85到135的人像鏡頭。因為細節都在,後製時很容易用USM得到高對比高銳利度的影像。所以,高解像力加較低對比鏡頭可以拍出銳利度高的照片;反之,用高對比而得到高銳利度的鏡頭會失去非常細的細節,所以解像力不會高;這類鏡頭拍到的照片太硬,失去了自然界的極細微細節。這些知識在古典攝影光學和暗房技巧的書中都會講到的內容,請去圖書館查書、不必猜想,而且這也和Tamron vs Nikon無關。
冼鏡光 wrote:
我們用眼睛看照片,難道會變成肚臍眼或XX眼不舒服,我是不會的,您會?另外,為什麼那些傳世的傑作都不很銳利?知道為什麼嗎?

冼鏡光 wrote:
照您這樣說,那些好萊塢加了柔焦鏡的大明星照片會看起來不舒服?您很喜歡把一件事拉到極端來批評別人中間立場的說法,既然如此,還拍什麼照片呢?看漫畫不是最銳利?
冼鏡光 wrote:
您這就露底了,照片看不過10秒,您在欣賞什麼照片啊?

冼鏡光 wrote:
您這又是引伸推論,我只說在那張裁切下Nikon小勝一丁點,而且還特別指出這可能是拍攝參數造成,可不可以請您讀文章時仔細些、僅就字面涵義回覆,而不是任意引伸呢?
)
);Tamron照片討喜又價格合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