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點D800的消息吧,就算是Rumor也好.........


呱呱落地 wrote:
我也覺得錢不是問題。...(恕刪)

照這種錢不是問題的邏輯,那為何要等D800不購入D700呢?
就算D800上市賣掉D700也只不過幾萬塊,錢不是問題
Canon機身鏡頭年份持續整理 ericanon.blogspot.tw

R6.2 wrote:
照這種錢不是問題的邏輯,那為何要等D800不購入D700呢?
就算D800上市賣掉D700也只不過幾萬塊,錢不是問題


+1
甚至說,既然錢不是問題,那直上D3s不是更好? 又何必等降一級的D800
Don't get mad, get a Mac~

R6.2 wrote:
照這種錢不是問題的邏...(恕刪)

買了又賣吃飽太閒?


massa265686 wrote:
在舉幾的例子好了.....(恕刪)

massa265686 兄:

與其說NIKON有無佛心,不如說廠商本來就是要如何做到最大利潤為目的!
低價只是其中一種策略方式,並不是最好,否則3C產品也不會搞得越作利潤越來越低。

各地區價位也不是生產廠商在主導,也不是單純看物價與國民生活水準,而是可以獲取最大利潤的價位。
所以有時候會產生像是一些高所得國家,卻賣得比較便宜,而低所得國家卻是相對貴多。
可以參考國外其他鏡頭機身價位。



當初機身降價是為了衝市場,但如果只讓價位一直往下掉,那只會落得3C產品同樣狀況,所以近年來可以看到廠商作法,不是先預設一些成本可以降價空間,否則就是調高一些定價,因為這些後面還是擋不了降價,到時候市場產品價位和定位就會相對很亂,每一次新產品價位其實也都是給未來的產品一個空間。

像D3X天價般高價,而A900 A850採用低價並沒有獲得全方面優勝,D3X還販賣相當不錯,許多人購買。




講白話點,這些產品價值與價位是創造出來,本身生產各方面成本並沒有很高,但是公司研發各方面開銷都是依靠這個產品扣除掉成本 維修等最後利潤來支撐,而消費者也不是低價就滿意,今天賣3萬,下次可能就希望賣2萬,永遠是滿足不了消費者。



像是天價的M9-P跟M3-P ??要價100萬港幣,一下就沒。


massa265686 wrote:
當然樂觀是好事啦
但也要想想實際的狀況
如果...改成39點對焦和半鋁鎂合金機身(如同D7000機身規格)
或許才有壓低價格的機會吧.....(恕刪)


按照上一次rumor,D800這次會走[高畫素]~~類似5D2的路線,如果成真,這種降規的事情真的會發生!因為打死對手/自己元氣大傷,不合商道!(所謂"打死",指的是做出一台有D700性能與5D2畫素的相機,賣原本D700價位,而對手是5D2的等級)

猜測Nikon,絕對不能忽略Canon.

5D2已經有21MP,5D3相素絕對要推升一倍(x2),至少0.5倍(x1.4),所以至少是30MP等級(依A77的相素密度,面積加倍成FF時,即得35MP,再依5D2與1Ds3 vs Sony/Nikon CMOS往例,Canon會用比整級略降畫素求得較佳高ISO,5D3大約30MP),D800是緊咬5D3的對應機種,只有兩條路選擇: 35MP+改成39點對焦和半鋁鎂合金機身(如同D7000機身規格),或24MP維持D700規格!

註: 新一代24MP的位階應等同目前的12MP,礙於技術瓶頸,絕對要求高ISO畫質的機種如D4,有可能降至18MP以求維持ISO超越D3S一級成長的標準,但Nikon應不會再讓semi-pro user有機會用D800去呼攏而不落入D4的甕中,所以D800不會再和D4走同樣的路!
nikon如果價錢還是那麼不平民。早晚會被canon打垮!平民化價錢可擴大市場及Nikon族群,後續鏡頭及附屬商品也會帶上來大商機。如果相同東西nikon價格那麼跩!通通跑到canon去了,Nikon公司只會越做越小了!數位化後多少新咖跑到canon去了!?這就是為何Canon會領先拉開nikon那麼多!
真不知nikon的業務行銷在想什麼?身為nikon族真是不知該轉了還是?要不是捨不得那些老鏡頭!我看早轉走了!
有人認為不出D4,是不會出現D800或者D700s的,我非常相信這個觀點。而且從上市到價格變得可以接受,至少半年時間,所以真的要用,肯定是等不到的,早買早用吧。
warmsea wrote:
快來點D800的消息...(恕刪)
jenhoxen wrote:
按照上一次rumor...(恕刪)

jenhoxen 兄:

5D2那樣手法,雖然造就5D2大賣,但也影響1Ds市場!

而且NIKON又不像CANON還有眾多轉接老鏡的用戶群,也無法採取CANON策略模式。

講白一點,D800機身性能作好一些或爛一些,對NIKON來說成本差異其實不大,而且那樣手法對付既有CANON用戶還可以,但對於舊NIKON用戶一台用中階對焦與用料並不會有比較大響應。
CANON策略模式讓NIKON來採用也不會比CANON還有利。







averythh923 wrote:
nikon如果價錢還...(恕刪)

當然最下策手法是低價策略,因為那個您能作,別家也能作,那種賣芭樂思考模式,最後只是在比資本財力,NIKON在CNS之間是相對弱。
5D2當年背景是在於,1DS3當年出包不安與NIKON SONY對於FF機身推出,而不得不打出這樣5D2。

低價只能獲得一時利潤,對於公司經營來說是考慮後面,就像現在3C產品家家便宜,真的賣多賺多嗎?









diffusionless wrote:
與其說NIKON有無佛心,...(恕刪)


Diffusionless兄...
從你發文到現在,我一直在觀察你......
你像個相機界的活字典
diffusionless wrote:
5D2那樣手法,雖然造就5D2大賣,但也影響1Ds市場!

而且NIKON又不像CANON還有眾多轉接老鏡的用戶群,也無法採取CANON策略模式。...(恕刪)


感覺得出D兄對小弟一直強調的[欲知Nikon先看Canon]論點不怎麼贊同小弟也很不喜歡這樣,且希望Nikon自D3起確實走自己的路;但小弟對Nikon的信心就像傳說中那隻從小被細鐵鍊栓住的大象,長大了都不確定能一腳把束縛踹開

從版上今天吉米大的A77測試,我們清楚看到在APS-C範圍內塞入2400萬畫素對職業攝影是不堪用的,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除噪,完全不符搶拍需求;所以進一步印證D4是18MP的rumor.

問題是市面上已有16MP的D7000、K5高ISO表現良好、18MP的7D差強人意(與24MP的A77相較),但18MP的FF sensor完全止於臆測!

我相信此時C/N還在傷腦筋如何因應對手策略,要用那些機種拼A計畫(放任畫質給他爛,追業界所謂的莫耳律推高畫素一倍),那些機型持行B計畫~~保持大廠尊嚴與堅持,或聯手不理會新手的叫陣,照自己能力與步調出自己的規格,所以新機持續難產中....

[註]只要CN一致不理會S,S的規格即變為"標新立異";一旦其中一家跟進,另一家不跟就會被說成是"落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